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杨浦精准对接农产品购销合作,积极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
我为农产品代言
陕西柞水木耳“10秒光”、陕北小米“11秒光”、肉夹馍“16秒光”……近来,直播助农扶贫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不少农产品在直播中一炮而红,可谓“一朝成名天下知”,产品的热销自然与“带货主播”的努力分不开。4月25日,两位杨浦援滇干部也加入了“带货主播”队伍,为当地农产品卖力“吆喝”。
“千百年来,苦荞麦是彝族同胞的主粮。当地彝族有句谚语叫‘荞翻山,麦打坐,菜汤吃了抱母鸡都撵不到一个’,形象地比喻苦荞给予身体的‘赋能’,吃了苦荞,能翻山越岭!”当天中午12时,杨浦援滇干部——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孙胜大,带着农产品走进直播间,参加网络直播农产品促销扶贫活动。他向网友特别推荐由苦荞面加工而成的苦荞酥。“上海干部好赞”“味道好不好?”“嗯,有苦荞清香,回味香甜、不粘牙。”“欢迎大家到宁蒗来,欣赏自然美景,体验当地文化,喝喝苦荞茶,吃吃苦荞酥!”直播平台显示,有8万多人在线“围观”,孙胜大变身“店小二”,不时回答网友提问,推介丽江农产品。
下午3时,身着纳西族服装、在玉龙雪山下摆台直播的是杨浦援滇干部——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委常委、副县长孙勇,他这次为玉龙县的宝山藜麦、太安小土豆、羊肚菌等农产品“代言”。“东西部扶贫沪滇协作成果藜麦系列产品营养丰富,吃了不发胖”“红心土豆富含抗氧化剂花青素,特别推荐给爱美的女士”“羊肚菌在雪山泉的滋润下生长,煲汤特别鲜美……”说起玉龙县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孙勇如数家珍。此时,直播平台的围观网友已增至14万人次。
当天,“春暖花开·山河无恙”系列公益活动之“‘文旅助农’直播大会”开播,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位区县长走进“景域驴妈妈”直播间,为各地土特产及旅游“好货”代言,提振消费活力,助力脱贫攻坚。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近日,在区合作交流办指导下,区商贸集团召集“圣华公司”、“全而廉商贸”、上海高校食堂配送中心等单位,组建杨浦区消费扶贫农产品购销业务商贸代表团,赴云南省丽江市开展考察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形式,广泛听取丽江市各方需求,精准对接农产品购销合作,探索消费扶贫新路径。
消费扶贫,须先“知己知彼”。为深入了解丽江市相关产业、产品的现状与特点,区商贸代表团一行走访了丽江市宁蒗县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2700苹果产业基地、小凉山畜禽养殖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高原鸡散养基地、佳禾种子有限公司土豆养殖基地、泸沽湖农旅产业有限公司的苦荞加工场。通过实地考察,对各类农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加工、包装、成本、运费、保存周期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期间,区商贸代表团与丽江市商务局、农业农村局及当地种养殖企业开展多次交流座谈,围绕当地的经济概况及扶贫产业相关情况,针对产品定位、销售服务细节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沟通,为后续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调研过程中,商贸集团与援滇干部紧密沟通、精准排摸,梳理出当地帮扶对象1214户共4674人,同时摸清了贫苦农户种植生产的种类、数量与特点。面对疫情影响,商贸集团克服困难,按照时间节点尽快推进消费扶贫计划,对贫困户农产品应收尽收、对接承销,主要产品包括苦荞面、红米、高原鸡、苹果、土豆等,初定采购金额850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贡献。
在区商贸集团牵线搭桥下,“全而廉商贸”和上海高校食堂配送中心已与当地供应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重点引进云南苹果、高原土豆等农副产品,在完成消费扶贫采购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市场机制建立稳定供销合作模式,确保当地居民长久享受到消费扶贫成效。
区商贸代表团负责人王德强介绍说,针对当地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等现状,杨浦在对口帮扶中创新了“建立专业供货企业”、“先富带动后富”等产业合作机制。同时,为帮助当地农产品顺利“入沪”,推动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和生产企业品牌打造、品质提升、搭建全产业链平台、开展技术和营销培训等,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工进入专业化轨道,“授之以渔”实现脱贫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