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完成的。甲状腺激素是人体重要的激素,其生理功能有:促进生长发育、参与脑发育、调节新陈代谢和对其他器官、系统功能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是维持机体基础活动的激素,因此对机体几乎所有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体中的碘80%以上来自食物,10%~20%来自饮水,0~5%来自空气。膳食和水中的碘主要为无机碘化物,经口进入人体后,在胃及小肠上段被迅速、完全吸收。食物中的有机碘一部分可直接吸收,另一部分则需在消化道转化为无机碘后,才可吸收。
碘缺乏的危害。碘摄入不足可引起碘缺乏病,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缺碘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缺碘的严重程度、缺碘发生的时期、个体对缺碘的反应性三方面因素有关。
碘过量的危害。由于甲状腺自身具有调节机制,一定时间内的碘摄入过量,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但长期碘摄入过量可导致甲状腺自身调节失衡和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甲状腺疾病发生。摄入过量碘会扰乱人体甲状腺的正常功能,导致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还可诱发或促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发生和发展。然而迄今为止,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碘摄入过量与甲状腺癌发病风险的增加有关。碘摄入过量也会对妊娠妇女健康和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选自《中国居民补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