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市区办事,见郊野路边新挖的河道里,池水凝碧,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好久没见过这么澄澈的河水了,半下午明晃晃的阳光中,静静的,像一个明丽的挥之不去的梦。我喜欢早春和残秋,有发现的新奇和独树一帜的美。
岁月蹉跎,但对于美好的事物,还能一如继往地保持着一种清新的感动,这说明我还没有麻木。我希望自己能够变得平和,有愉悦感。把每一日过得平和无嘈杂,过的其实是一种珍贵的心境,那些喜欢争吵不休的人,总是过得动荡。
平淡一点,安宁一点,才可见日常沉静的美,才可享光阴寂静的芬芳。
春天看花,秋天看云。垄上有云,世间有你我。
抬头看云。云很轻,云很重,像一个怅然若失的梦。
云朵在蓝的天上惺忪醉困。它在清风的一边,它在光线的后面,它在梦的中间。
白雪是它的颜色,水边芦花是它柔软蓬松的样子,棉花在枝头对仗云朵的温度,蒲公英白了头就是云朵的前身。
春夏秋冬,都有好日子,天上皆有好云朵。静静生长,这样,那样,你看,我看。
现在,秋阳在外面,在天地间,写字的桌上木纹旋转,它也有梦,一个事关秋天云朵的地址,正在寂静生长。
有一多年老友,极少联系,却时常会想到他。我能想象得到他每天的生活,早起,做早餐,去上班,工作闲暇也许会写点文字,晚饭后展纸写毛笔字,或弹一会儿琴;周末或小假期,会去拍照,或画画,或在楼下简陋琴室教小孩弹琴。
他的生活很简单,人内向,温和,永远对你笑,一定还是那么瘦,说话细声细语。
他的书法写得极俊朗潇洒,琴也弹得好,画也深邃多姿。这些他都是从零学起,一日一日沉浸其中,一点一点练习的结果。他曾取笑自己说,他学得杂而不精,哪一样也拿不出台面。可是,我在心底,是那么羡慕他。
他的每一天,都过得与世无争,安静喜乐。其实人生何来阔朗超脱,不过是对烦恼、苦楚、忧愁、生死一笑了之罢了。所以,我格外喜欢这样的胸怀,一笑而过,悠闲自在。
看一些古装剧时,我最喜欢的是某些场景的布设。有时是街边的小摊位,来来往往,营营役役的人间烟火味,时光很慢,酒旗随风飘扬;有时是山村茅屋,红妆,白雪,柴门,很静,很闲,仿佛雪能下到老。一个人间一个世外,总有那么些瞬间,让人觉得看这样的画面,时间都不在场。
中国传统的艺术境界是秋水长天,虚,静,涵溶万物而澄澄不动,是老子所说的“致虚极,守静笃”,它的显现是宋元的山水画。但它的另一面性格,是春水方生,是生命的涌动和奔流,它灌注在伟大的唐诗宋词之中,在困顿和逼迫的时代境遇中,又能变得激越慷慨,如杜甫和辛弃疾。
人生常态该是静水流深,而非惊涛拍岸。弟子侍坐,孔子让他们各言其志,最赞成曾晳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春风细细,沂水溶溶,有自然的和美,也有人生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