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各大电商的“618”年中促销已经结束,但“雨雨雨”的大促却未停止。7月,上海正式进入主汛期。根据气象、水文、防汛等部门预测,上海出现风、暴、潮、洪“三碰头”“四碰头”的可能性很高。疫情也带来新挑战,一部分防汛工程进度受到影响,应急预案也要有针对性地去调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区建管委全面落实防汛安全隐患排查防范治理各项工作,保障安全度汛。
市政管道养护“大会战”
近两日,申城迎来大规模降水,7月5日中午上海发布暴雨蓝色预警,6日10时05分暴雨蓝色预警升级为暴雨黄色预警,对此,区建管委及下属区市政水务中心防汛人员全员值守待命,量放水人员加强巡视,及时处理道路积水问题。7月6日清晨,雨势渐大,量放水人员全员出动,对瞬时积水较多路段采取开井放水措施,同时区市政水务中心与排水公司采取泵管联动方式,提高排水效率,暴雨期间,全区出现积水问题的路段均得到快速处置。
积水问题能得到快速处置,与市政管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是分不开的。近日,九隆坊生活广场附近,6名养护人员正使用摇车疏通管道,他们分为两组,站在两个窨井口附近,清理市政排水管道内的沉积物。区市政水务中心设施管理部副部长王志坚介绍,这是例行保养任务,此前,区市政水务中心会同区市政养护公司还开展了一次市政管道养护“大会战”,目前已完成全区中小管道的全面疏通。
除清淤外,清捞各类窨井、进水口也是管道养护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因树叶、垃圾、泥沙等受风雨冲刷,堵住排水口导致排水不畅的现象常有发生。”王志坚告诉记者,在要求养护公司加强巡查的同时,区市政和水务管理事务中心、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杨浦市政养护公司3家单位下属的9个党支部书记围绕“加强环排联动、保障防汛安全”目标,共同签署了《党建联建活动协议书》,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科技助力 “智慧”防汛
记者了解到,本区依托“上海防汛水务海洋”公众服务号中“防汛防台”功能,实时掌握综合汛情、实时雨量、实时水位、积水监测、流量监测等信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汛措施;确定抢险应急队伍,组织了2支不少于30人的机动应急抢险队伍、1支负责防汛泵车及抽水泵作业的防汛设备应急抢险队伍及7支明确抢险责任范围的保障抢险队伍;分别制定针对易积水地段、地下交通设施、跨河桥梁、在建工地、河道泵闸、堤防的防汛措施,尤其是针对区内最近几年的暴雨易积水路段,如国顺路(黄兴路-政本路)、中山北二路(四平路-政本路)、平凉路(宁国路-临青路)、平凉路(内江路-军工路)、同济大学及复旦大学周边道路等,区建管委制定了专项防汛预案。
同样面临“防汛大考”的还有“杨浦市政养护设施管理系统”,它是区市政水务中心及养护公司积极响应上海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号召,开发的一款“智慧防汛”系统,杨浦市政养护设施管理系统”依托在建的杨浦区市政设施养护数据库,形成市政设施“一张网”,利用外场巡检手持移动端APP与监管平台WEB端有效结合,全面支持市政设施养护全流程精准化管理,将在汛前养护、汛中人员调度、汛后养护方案预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该系统已正式投入使用,接下来,区市政水务中心将会同养护公司继续增加管道水位检测点位,不断优化系统,大力推进“智慧防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