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软硬兼施”同步走
大山深处有座幼儿园叫“杨浦”
图片由正安县扶贫办提供

  ■记者 周琳

  住在大山里的孩子,享受正规、优质幼儿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如何让他们在脱贫后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这是对口帮扶工作中,上海、杨浦援黔干部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协调援助资金、整合各方资源,援黔扶贫工作团队探索出了一条硬件完善和软件提升相结合同步走的“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

  记者近日了解到,上海对口援建的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杨浦幼儿园”已建成竣工,将于9月开学季投入使用。

  可接收720名学生就读

  据介绍,该幼儿园拟开设24个教学班,可接收720名学生就读,是目前正安县规模最大的幼儿园。投入使用后,将有效吸纳周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基地的适龄儿童,切实解决“搬出大山、进入城镇”后的山区孩子“入学难”问题。

  近年来,东西部沪遵扶贫协作以中央“易地扶贫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精神为指导,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整体要求,重点将援建资金、项目和社会力量,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公共服务功能倾斜,推动搬迁群众在走出大山、走进城镇后,获得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公平享有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2018年,上海援建的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投入使用。这所位于遵义市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瑞濠社区的幼儿园,陆续吸纳563名适龄儿童入学,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贫困群众子女的就近入学问题。

  在安排帮扶资金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本区安排了上海市一级幼儿园——杨浦第二艺术幼儿园,与正安县上海艺术实验幼儿园异地结对,全方位指导该园的建设和运营。在幼儿园建设方案设计之初,杨浦第二艺术幼儿园负责人前往正安县,就幼儿园的内部功能设置和课程安排提出指导意见。建成后,杨浦选派优秀幼儿教师,对正安县幼儿园教师队伍进行带教示范。同时,组织正安县幼儿园的园长、教师赴上海接受培训。

  “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已迈出升级提档步伐

  “让搬迁安置点的孩子们,高起点接受现代化教育,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有效切断贫穷的代际传播。”上海市第三批援黔干部,正安县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国文介绍,援黔扶贫工作贯彻上海优质教育、教学理念,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帮扶成效显著,杨浦第二艺术幼儿园荣获2019年“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多名援黔干部获各级党委、政府表彰。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上海援建的正安县另一所幼儿园——山峰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该园继续推广“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采用上海先进教育理念,服务“一城三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一步踏入“上海幼儿园”。

  随着“杨浦幼儿园”竣工投用,标志着“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已迈出升级提档步伐。“孩子们从当初的胆怯怕生,到现在的活泼开朗,这对他们人格的塑造、乃至今后的健康成长,都至关重要。”杨浦援黔干部、正安县扶贫办副主任辛立表示,接下来,上海援黔扶贫工作团队将着重提升对口帮扶幼儿园的“软实力”,让“杨浦·正安幼教发展模式”更上一层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大山深处有座幼儿园叫“杨浦”
为优秀初创企业插上梦想的翅膀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大山深处有座幼儿园叫“杨浦” 2020-08-11 2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