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告别“既管事又管钱”确保救助金精准发放

  据文汇报 经过近两年试运行,“上海市民政资金内控监管平台”今年年内将覆盖本市16个区。记者日前从市民政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在7个区80个街镇(乡)试点应用。试点期间,“城镇低保、农村低保、特困供养、重残无业、特殊救济、支内回沪”六类社会救助资金纳入该平台审核发放,目前已累计安全发放资金逾6亿元。

  该平台设立初衷是防范民政资金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风险,确保资金精准预算、精准发放、精准记账。根据平台管理流程,市民提出民政资金申请后,由街镇进行资格审批、待遇审批。审批通过后,代发银行将校验个人信息、账户信息,街镇再进行确认。上述环节均无误后,工作人员再报送区民政局复核并统一将相关资金直接打入申请对象个人账户。

  经过“流程再造”,街镇不再“既管事又管钱”,业务审批、系统审批、资金内控系统校验等重重关卡牢牢守住民政资金发放的安全底线。

  民生保障力度增强

  这些年来,上海民生保障力度持续增强。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全市各类困难群众和基本社会福利保障对象已多达330余万人。由民政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的专项民生资金也日益增多。更多的服务人群、更庞大的资金数量,对传统业务流程提出了挑战。

  以往,民政资金发放遵循“市级制定政策、区级指导落实、街镇审核发放”原则。随着民政资金数量和涉及单位增加、使用频次升高、业务种类变复杂,原先由街镇发放资金模式的风险点渐渐显露出来。

  在市民政局计财处处长练进波看来,平台诞生后,街镇“既审批又发放” “既管事又管钱”现象得以扭转。同时,“对象审批” “资金发放”两项权力也实现“各自独立、各有监管、互相制约”。

  全流程电子化闭环管理

  作为信息化平台,民政资金内控监管平台不仅实现了从申请、审批到复核、发放的“全流程电子化闭环管理”,同时也让“实时记录、修改留痕、全程留痕”成为可能。在实践过程中,更是基本杜绝了资金发放环节中的手工处理、人为篡改,大大降低了人为风险。同时,该平台还设有“差异项预警”机制。针对因各种原因导致的特殊情况、账户异常等,系统都会及时发出预警。区民政部门接警后,必须第一时间督促街镇查处,有效保证了民政资金发放安全。

  作为首批试点区域,杨浦区民政局副局长周萍对平台效果有着直观感受。拥有109万户籍人口的杨浦区,其辖区范围内各类社会救助对象总量占全市的十分之一。在推进过程中,周萍发现,平台推出后让信息更精准、资金发放留痕迹。

  大大减轻基层人员负担

  在有效减少民政资金发放失误和避免人工篡改、保证精准发放的同时,该平台也通过集中发放、统一管理,减轻了基层工作人员的负担。

  据介绍,市民政局下一阶段还将把各类民生资金,包括个人类补贴资金、机构类补贴资金等,全部纳入该监管平台。通过该平台,实现“市对区”“区对街镇”三级网络全程监管,为上海民政资金发放建立一个阳光透明的安全防火墙■王嘉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剧本杀”成新宠 内容监管还需加强
告别“既管事又管钱”确保救助金精准发放
地产水果品种丰富月月上新
《杨树浦文艺》2020年第2期目录
关于公开征集杨浦党史档案资料的通告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6告别“既管事又管钱”确保救助金精准发放 2020-08-11 2 2020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