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来火

  ■张勤 文

  乡间谓火柴为自来火,也有称便来火的,是那时生活的必需品之一。

  我们小时候,一次性打火机还没出现,偶尔见到的也是沉甸甸的金属壳子打火机,算得稀罕的贵重物了。自来火却是常见,在砌灶头时,背面会用砖头砌出几个小格子,烧火时发现稻柴上有未脱粒干净的稻谷,或者花萁柴上有零星棉花,都要摘下来,放进这小格子里。小格子也用来放自来火,方便灶头点火时取用。

  除了灶头间,乡间男人的口袋里也大都有一盒自来火,主要用来点烟。记忆里,邻家阿公爱抽水烟,走到哪都带着水烟筒,每抽一口都需要用自来火点烟丝,边点边在水烟筒的长嘴上“啵啵啵”地一阵抽吸,烟雾缭绕处劳作的疲乏也随之飘散。

  那时物质匮乏,但小伙伴们善于就地取材找各种乐子。比如热衷搞各种收藏,有收藏糖纸头的,有收藏香烟壳子的,我则专注于收藏火花——贴在自来火壳子上的那一方小小的图画。为了收藏,路上见到有人扔了的自来火壳子,都要捡起来看一看,上面有没有未曾收藏过的火花。看到阿公在抽水烟,就跑过去攀谈,暗中观察他手里的自来火壳子上的火花。如果看到了新款火花,就讨好阿公,给他倒酒,听他讲故事,热络得差不多了,就问阿公把自来火壳子讨要过来。回家后放在脸盆里浸泡一会,充分湿润后,就能把自来火壳子上的火花完整揭下来,贴到装有热水的茶壶上,不一会儿火花纸就干了。夹到书本里,一张平整完好的火花就收集到了。

  更高级的玩法是手工制作玩具,那时流行自己打造简易的链条火药枪。我见堂哥做过一把,用自行车链条节组成枪管,用粗铁丝弯成枪柄、撞针、扳机,收集从自来火头上刮下来的火药,塞进枪管,扣动扳机,依靠橡皮筋形成的撞击力,笔直的撞针直冲塞满火药的孔眼,火药迸发出响声,还能看到烟火,闻到火药特有的浓烈味道,常让我们兴奋不已,自来火在我们小孩心中有了神奇的力量和魅力。手握链条火药枪的我们,猫腰冲杀在乡村的树林里、竹林间、弄堂中,感觉自己就是英勇机智的游击队员、解放军战士或警察叔叔。

  小小自来火还有许多妙用。耳朵痒了,乡人习惯用一根自来火棒掏耳朵解痒。自来火也能当积木来玩,一盒自来火,摆在桌面上能搭出各种的图形来。连自来火壳子也有诸多用处。爷爷一辈子节省,喝茶只放一撮碎茶叶,抽烟每次只抽半根,解乏后就掐灭,剩下半根就放在自来火壳子里,等干了一阵农活,歇息时再取出来抽。同学们爱将幼蚕放在自来火壳子里,既安全又可随身携带。散课休息,小心翼翼地取出自来火壳子,观察到幼蚕正在里面安逸地啃食桑叶,心里莫名舒服,似乎比自己吃了奶油巧克力还要开心。上课铃声响起,我们赶紧把自来火壳子收好,专注于学习,琅琅书声盖过了蚕宝宝们吃桑叶的沙沙声。

  文苑投稿电子信箱:

  zfk@yptimes.cn,欢迎投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自来火
观老者写春联
迎春
那一株水仙绽放
感受早春
过年祭祖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自来火 2021-03-02 2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