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汤顺佳
藤椒鸡排、黄瓜木须肉、菠萝鸡米花……中午十一点,位于铁岭路的同叶大厦一楼飘出阵阵菜香。3月18日,睦邻小厨的四平“首店”正式开业,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前来“打卡”。
朱阿婆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诉记者,自这家睦邻小厨试运营以来,每天中午,雷打不动带上4个盒子到这儿打包菜品,几乎成了她的习惯。“我爱人身体不好,出门不便,我就买了带回去跟他一起吃。”
“中午吃什么”的“灵魂拷问”有了满意的答案
近年来,杨浦各街道纷纷开出睦邻小厨,方便社区长者就近用餐。这是四平路街道的首家睦邻小厨。记者注意到,除了老年人,这家睦邻小厨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光顾。
饭点一到,前来用餐的中青年白领几乎占了“半壁江山”。睦邻小厨位于同叶大厦一楼,整幢大楼就是写字楼,白领人数众多。这家睦邻小厨的落地,让“打工人”关于“中午吃什么”的“灵魂拷问”有了一个满意的答案。
居先生在同叶大厦上班,他告诉记者,自己通常在公司附近的饭馆用餐,有时候工作忙起来,就叫个外卖凑合一下。现在有了睦邻小厨,令人头疼的午餐问题迎刃而解。“以前还要到外面去吃,费时不说,如果遇到下雨天就更麻烦了。现在不用出楼就能吃上饭,方便多了。”
金先生是一位创业者,他的公司距离睦邻小厨只有步行10分钟的路程。听说这儿开业了,他立马来“试吃”,为以后预订员工餐做打算。“因为公司没有食堂,我们征求了员工的建议,他们认为这边不错,我就来试吃一下。”
智能餐饮管理系统一秒算出菜品总价
为了提升服务效率,节省顾客时间,睦邻小厨从杭州智膳云链科技有限公司引进了一套智能餐饮管理系统。把餐盘在菜品的数据读取区上扫一扫,餐盘就录入了相应菜品信息,等结账时,结账台的智能感应区域就能一秒算出菜品总价。杭州智膳云链科技有限公司的行业经理韩泷辉向记者介绍:“每个餐具里都植入了一个RFID芯片,通过感应装置,计入菜品的相应信息。顾客选好餐之后,放在智能结算台上,它就能自动批量识别这个餐盘上所有菜的价格和信息,自动结算,无需人工干预。我们计算了下,一秒就能算出总价,属于秒读。”
为老人“开小灶”
针对老年群体,睦邻小厨仍提供暖心的“开小灶”服务。比如,除了每天推出的12道橱窗菜品外,睦邻小厨还为老年人推出了一款“专属套餐”,三菜一汤,仅14.8元,菜品和橱窗菜品略有不同。
睦邻小厨负责人蒋惠波表示,青年群体与老年群体对于用餐的需求不同,如何做好兼顾协调,是门学问。“比如,老年套餐中,我们把红烧狮子头烧得很烂,便于咀嚼,易于消化,但年轻人不一定喜欢。要兼顾好这两个群体不容易,但我们会努力做好。”
据悉,四平路街道睦邻小厨除节假日外,每天都提供早餐、午餐服务,并即将开通外卖配送服务,4月底前开放晚餐服务,进一步满足居民和白领的用餐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