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韩德 文
春节前,横马路的自由市场卖菜摊位上,仿佛一夜间多了些年轻人,有的还戴着眼镜。一问,原来都是摊主们的儿女,放了寒假,来帮忙兼实习。菜场里气氛顿时年轻活泼了许多。我戏称他们是“摊二代实习生”。
卖海鱼的舟山老板摊位,人比平常多。原来他那位读中专的闺女前来帮助收钱找钱。小姑娘人漂亮嘴又甜,一口舟山话像唱绍兴戏,还时带羞涩。“迷阳城,惑下蔡”,人气十足。
肉摊老陆和我打招呼,介绍他身边那位清秀腼腆戴眼镜的小伙,说是他的儿子,大学生。老陆的老婆坐在门口,第一次没有站在肉柜前大声吆喝,而是笃笃定定坐在门口方凳上,吃烘山芋。小伙见我是老顾客,立马捧出一个热乎乎的山芋,一口一个“爷叔”,硬要我尝尝。我连连推辞,心里却很受用。
老陆原在我们小区门口卷帘门屋里卖水产,河鲜海鲜。他的带鱼鲳鱼很新鲜,不浸药水,也没暗暗用盐腌过,实打实的热气货。海蜇皮很干,有白色盐花,不像别处成天用浓盐水浸泡着。出人意料的是,有一次我见他的木盆里,用清水养了十几条浅黑色秀气灵活的小小鱼儿,我从未见过。上去问,大吃一惊,原来它们竟是历史上著名的松江四腮鲈,最近才用高科技复养成功的。我将小鱼儿们亲切地看了又看,内心里敬重还来不及,哪舍得买了吃。便想起张翰的“莼鲈之思”——
《世说新语》: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据说,此“鲈”即松江四腮鲈,曾几乎失传。我对老陆真是佩服煞。
卷帘门小屋因违章建筑后来被统一拆除,老陆就到自由市场租摊卖肉。他说水产生意不好做,水太深,常常良心上不舒服。
戴眼镜小伙亲切招呼我,我上前。发现老陆冷柜里的肉品布置比以前有条理了,而且专门用一个不锈钢盘放置高档的“黑毛猪肉”品种,标清价格。以前是与普通猪肉混放,一旦拿错,消费者也不知道,全凭老陆自己拿捏。我猜这个改进肯定是大学生所为。黑毛猪贵,据老板娘在吆喝中介绍,黑毛猪不吃人工饲料,专在浙东大山里野生放养的。不知真假。
老陆肉摊左边,是苏北女老板的蔬菜摊,这天出现了一个小胖子,初中生模样。一边吃糖山楂串,一边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女老板的蔬菜摊是极忙的,卖太湖菜咸菜萝卜豆芽芦笋土豆青椒茭白落苏番茄等等。我特别欣赏此摊的番茄,正宗本地番茄。殷红,圆润,稍软。切开满肉,不空,汁水盈盈,微甜而不酸。当然价格也贵,别处四块五,此摊五块五一斤,且越冷越贵。
女老板的菜摊,尚可信任,缺秤无非在一角贰角范围内。而其他菜摊,缺秤几乎是路人皆知,都在五毛以上。离开肉摊,我来买女老板摊头的番茄,回家煮个番茄黑毛猪小排汤。女老板正忙着给人配搭绿豆芽韭菜,把头一拧,叫小胖子。小胖很不情愿地把糖山楂咬在嘴里,将我挑好的三只番茄往塑料袋一装,朝里面的电子秤上马马虎虎一放,斜着眼睛报价:“九块八!”
我付了钱,朝三只番茄看看,疑疑惑惑。也不好意思问女老板,怕她痛骂小胖子。回到家用弹簧秤一校对,实习生整整多收了我一块三。我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