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毛信慧 文/摄
公司楼下那家咖啡馆的店员,很有可能是晚上送外卖的小哥。而白天是公司身着正装的白领,吃完外卖则“变身”为带货主播……互联网不仅改变了生活,更在逐渐改变人们的就业模式。
3月22日,“2021年杨浦区春风行动——春风暖人心 沪滇携手行暨上海杨浦·云南丽江就业协作联盟启动仪式”在长阳创谷举行,独立日灵活就业服务平台拿出1万余个灵活就业岗位,为来沪就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创造多维度就业新空间。
本次活动由杨浦区人社局联合丽江市人社局、杨浦区合作交流办、沪滇教职联盟、宁蒗彝族自治县政府、独立日灵活用工服务平台等共同开展,通过多渠道、全方位的联盟协作,带动就业协作实现新发展。
AI、大数据,精准对接
组织帮扶丽江贫困劳动力来沪就业是沪滇合作劳务输出的重要工作之一。历年来,杨浦通过“两保障”“两输送”“两走访”“两关爱”等就业、创业服务措施,累计帮助两地890名建档立卡户实现了来沪稳定就业,帮助14848名建档立卡户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
区人社局在此次春风行动招聘活动中组织了30多家企业,为来沪就业人员提供了500余个全职就业岗位,并在此基础上,联合独立日灵活就业服务平台,拿出1万多个灵活就业岗位,为就业者创造更多可能。
“灵活用工与全职就业有很大不同,如何让灵活用工的产品形态更高效,我们通过AI、大数据,把人和岗位进行精准对接。”独立日的两位创始人都是“90后”。创始人兼CEO郑一介绍,独立日灵活就业平台在给就业者提供工作自由度的同时,也能像企业一样,为就业者提供用工保障,如保险、心理咨询、垫付工资等。平台对企业按岗位收费,对个人则完全免费。目前,平台已累计为30多万家企业和3000多万个人提供了就业服务。
“管家”持续性跟踪服务
启动仪式上,杨浦区就促(人才)中心、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独立日灵活用工服务平台共同签订就业协作协议。今后,独立日平台将免费为沪滇职教联盟在校生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我们将结合丽江来沪人员和沪滇职教联盟在校生的特长,运用独立日特有的‘管家服务’模式,为有意愿从事灵活就业的人员匹配合适的岗位,并在整个求职过程中,给予面试指导等持续性的跟踪服务。”郑一说。
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杨浦将围绕“六稳”“六保”要求,进一步压实就业协作责任,稳定和扩大就业渠道,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广开就业门路,为有意愿、有能力的求职者创造更多的公平就业机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