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进入”迎来十岁生日,杨浦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开幕
让孩子们的天马行空落地开花

  ■记者 高靓

  本报讯 学有余力的高中生走进高校实验室,和科研大咖、前辈们一起,把自己天马行空的科学设想付诸实践……这样的活动在杨浦已坚持开展了十年。

  5月23日,“双进入”活动十周年庆暨杨浦区第二十届青少年科技节开幕式在区少科站举行。桥梁工程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元培和红外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应邀来到现场。

  十年磨一剑,为青少年科创人才培育开辟一条新途径

  十年磨一剑,作为上海市科技创新教育的优质品牌活动,十年来,“双进入”探究活动充分运用杨浦区域内高校聚集的优质资源,立足打破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壁垒、合作搭建科创后备人才培育平台,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为区域青少年科创人才培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现场,专家和学生齐聚一堂,一起回顾了十年的探索路,共同展望未来发展。来自17个高校探究基地的带教导师为第十届学员颁发“双进入”探究经历证书,祝贺46名学员顺利“毕业”。

  在圆桌论坛中,高校导师代表、助教团队代表以及往届学员分别从各自的视角将他们眼中的“双进入”娓娓道来。

  第四届“双进入”活动学员代表胡泽宸说:“在‘双进入’过程中,感触最深的是它有一个体系化的科研模式,从一开始和教授面对面双向选择,到后来选定教授、和教授探讨项目课题,再到查重、找创新点,做周期报告等,均设置了各个时间节点去完成,和大学课程非常相似。这一经历对我在大学开展科研帮助很大。”第七届“双进入”活动学员代表汪子涵表示:“一开始我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但教授不会一上来就告诉我,这个想法是行不通的。他从专业背景知识的角度告诉我,有哪些可行性,有哪些我还不知道的知识,需要研究进一步了解,再看后面的路要怎么走,这很好地培养了我们初期的科学研究兴趣,以及对今后该怎么开展科研有了一个正确的引导。”

  校内外“双合作”,创设多元融合的学习空间

  当天,“双进入”十周年庆拉开了杨浦青少年科创舞台的新序幕。

  启动仪式后,经过预报名、学校推荐、通识培训、“双向面谈”、试带教“双向选择”等层层环节,最终被18个基地录取的新一届48名学员,在带教导师的指导下,以及“双进入”项目助教的协助下进入开题报告环节,向导师们汇报课题设想及研究计划。其余学员代表则前往上海理工大学校园,参观考察了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在专家的带领讲解下,聆听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科创实践体验课”。

  据介绍,“双进入”探究活动举办十年来,无数学子通过这个平台提前走入高校,跟随科学家搞科研,提升了科学素养,锻造了科学精神,该活动已成为杨浦特有的科创生态标记,也是“十四五”期间“院士薪火”系列活动的有效载体。未来,杨浦青少年科创教育将积极探索区域高中生校外跨学科科研探究学习实践模式,努力创设多元融合的学习空间,精准指向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深度学习,持续推进“不唯结果论”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双进入”也将力争走出一条杨浦特有的“双新”背景下的校内外“双合作”,结合美好生活需求、结合社会责任参与的“双结合”发展的新路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专题
   第06版:评论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培育技术经理人跑出“加速度”
让孩子们的天马行空落地开花
各方携手共建 高效创新协同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让孩子们的天马行空落地开花 2021-05-25 2 2021年05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