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什么最美?孩子们的笑脸肯定是其中之一。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努力让所有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拥有幸福的生活以及美好灿烂的明天,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六一”儿童节“一期一会”,今年,杨浦在全区范围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新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个“专属节日”中,既有欢乐,也有收获。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今年 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从原来的对未成年人给予“四大保护”(即,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调整为“六大保护”,新增“政府保护”和“网络保护”;内容上,针对当前未成年人遭受虐待性侵、校园欺凌、沉迷网络等社会问题,明确了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责任义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迈上新台阶。
为推动更多市民关注和共同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5月30日,一场主题为“爱陪伴·成长护航”宣传倡导活动在杨浦滨江举行,聚焦困境儿童权益保护,营造未成年人友好社区氛围。
活动主要分为政策宣传、互动体验和成长展示三个板块。困境儿童家庭、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人士等组成定向小组,从党建服务站启航,沿途完成各定向任务,以团队协作方式进行身体障碍体验、杨浦历史文化学习及《未保法》宣传。
近年来,上海一直加大对困境儿童的保障力度,杨浦在市级保障工作机制下,建立“区级儿童督导员+居民区儿童主任+社会组织专业社工”三级服务体系,为全区580名低保家庭儿童、残疾儿童、散居孤儿、困境儿童等提供服务。专业社会服务机构通过个案管理,评估需求、制定服务计划,链接社会资源,使困境儿童及家庭所面临的基本生活、亲职教育、心理辅导、社会融入等问题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
记者了解到,目前杨浦共有12名儿童督导员、302名儿童主任,并委托上海延泽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挥社会组织专业力量,以家庭为本、社区为基,开展“个案管理、倡导活动、实务研究”等专业服务,秉承儿童优先原则,推动成长护航计划等社会服务项目。
幼小衔接如何应对?育儿“干货”送社区
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不仅是年龄的增长、环境的改变,更是对他们的学习习惯、受挫能力、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月29日,2021年杨浦区科学育儿指导公益活动“幼小衔接”专场活动在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举行,旨在引导家长和孩子科学、健康、快乐、从容地走过“幼小衔接”阶段。
本次活动主题为“家校社联动,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前期向区域内千余名大班幼儿家长发放问卷,征集幼小衔接中的育儿问题,涉及幼儿阅读、运动、学习环境、表达表现、作息习惯、倾听能力、专注力等内容。根据问卷的汇总结果罗列了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关注的热点内容,从而举办有针对性的家校社区活动。
“小朋友,开动下脑筋,想一想怎么做才能把积木搭得比旁边的火烈鸟还要高”“在一分钟内自行选择卷袜子或者夹泡沫球,最后来看一看一分钟内完成的数量”……现场,本溪路幼儿园、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幼小衔接指导活动,围绕“心理准备”“能力准备”“习惯准备”三个内容进行,设置了“生活和运动习惯(巧手乐动)”“倾听和阅读习惯(品味阅读)”“自主和受挫能力(自信闯关)”“学习和自我服务能力(乐智成长)”及“心理准备(心向小学)”这五大板块。孩子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指导家长学会观察孩子的行为,用正确的方式及态度引导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们。同时,小学教师全程参与,与家长交流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现场,开鲁二小校长、区心理学科名师徐晶及新华医院资深心理科医生帅澜带来《幼小衔接早准备,良好习惯有方法》《幼小衔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及学习习惯》两场讲座,并通过“育之有道”平台进行在线直播,将满满的育儿“干货”与家长们分享。
据悉,本次幼小衔接科学育儿活动覆盖4000余人次。接下来,区教育局将持续把幼小衔接资源送到社区家庭身边,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
即使无法见面,爱心也能抵达
5月28日上午,杨浦区个体劳动者协会延吉工委会的党员会员们带着礼物,来到新华医院儿血液肿瘤科病区,提前为小患者送上节日的祝福。每年,他们都会来此,为孩子们庆祝“六一”。
今年,杨浦个协延吉工委会精心准备了智能陪伴机器人、AI教育机器人、幼儿启蒙早教书等礼物,“这些都是根据孩子们的情况选的,比如,智能陪伴机器人可以让孩子们听机器人讲故事,了解外面多彩的世界,在与病魔抗争时不会孤单。孩子们长时间住院,无法到学校上课,AI教育机器人帮助他们在医院也能学习。”杨浦个协延吉工委会主任梁巧云说。
由于防疫要求,党员会员们无法走入病房,于是,大家在贺卡上写下了自己的祝福:“祝宝宝早日康复”“祝愿宝贝一帆风顺,健康成长”,并委托医护人员将贺卡和礼物代为转交。杨浦个协延吉工委会党员会员张励说,“希望这些礼物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为他们送去战胜病魔的信心。”
变废为宝,“小模特”在杨浦滨江走秀
5月29日,17名小朋友在杨浦滨江走起了环保时装秀,这场秀上的服装是由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快递盒、旧布袋等废弃物品制成的。当天,“建党百年,宝宝看滨江”亲子公益行活动启动。活动由区妇联、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婴室母婴关爱基金、区教育学院共同主办。
环保时装秀之后,近300组亲子家庭整装待发,开启了当天的打卡任务。这是一场集户外拓展、趣味打卡、亲子互动、红色传承、爱国教育、公益市集于一体的“六一”亲子跑。
亲子家庭按照任务卡上的提示,寻找打卡点,完成相应挑战。每完成一个任务,即可获得1-2张杨浦滨江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的明信片,通过集齐9张内页,一本DIY定制版的杨浦滨江建筑地标纪念册就诞生了。终点处,等待着大家的是一个爱心公益集市,活动筹得的爱心善款将全部捐赠给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婴室母婴关爱基金,用于公益事业。
“希望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身上代代传承下去”
心系革命,线长针密,含泪绣红旗……革命先辈江姐的故事,在大连路消防站的空地上再次上演。表演者们是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的小学生……5月30日,四平路街道举行“庆六一,国旗下的成长”爱国宣讲主题活动,邀请数十名小朋友和家长来到杨浦消防支队大连中队,一起重温过去,学习党史。
饰演江姐的叶会旎小朋友说,连日排练江姐的故事,让她对这位女英雄的生平加深了了解。“从小我就听说过江姐的故事,总觉得她是一个传奇人物。一边排练,一边跟随角色体验了江姐人生最后的那段时光,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孩子们表演完毕,消防员叔叔也秀出了平日训练的成果:不到十秒攀登冲锋塔,一分钟内穿衣出警……活动现场还举行了升旗仪式。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这次带孩子来参加“国旗下成长”活动,是想让小朋友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过一个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希望红色基因在他们的身上代代传承下去。”
■高 靓 成佳佳 毛信慧 汤顺佳 朱良城
本版部分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