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速度与温度“并肩作战” 筑牢防疫墙

  本版部分图片由相关单位提供

  在防疫面前,“人人都是软实力”,防护“不留死角”,众志成城、形成强大合力,才能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跟随记者,感受杨浦防疫的速度、温度与力度。

  ■毛信慧 高靓 宗禾

  快、准、严!这些“福尔摩斯”坚守在最前线

  12月3日,周五。因为前一个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排摸已进入尾声,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忙碌之余,略带一丝轻松,想着周末能放松一下。

  正在这时,排查的紧急任务又来了。区疾控中心全体职工再次绷紧弦,立即重新投入应急状态。整个周末,中心大楼灯火通明,微信群里叮咚声、电话声此起彼伏。

  全体流调人员轮番作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现场轨迹排查和密切接触者锁定工作,高强度、满负荷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现场轨迹排查并判定密切接触者是一项极为考验专业能力、高难度的一环。本着“多一个不要,少一个不行”的原则,现场流调人员要对目标的轨迹精准流调,对目标周围的人群开展科学研判。搞不清就把监控一遍遍倒回来重看,监控被他们“看出了老茧”。深夜,马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和车辆,流调人员不厌其烦,一户一户地敲门询问,只为在最短时间内排摸患者的行踪,尽快尽早确定密切接触者。

  其中,有个密接的轨迹涉及某高校,该校在册学生就有3.6万人,且人员流动频繁,如这个校区被封的话,将会影响很多人的工作和学习。于是,现场流调组立即开展研判,考虑到校内监控齐全,清晰度较高,人员比对系统也非常完善,他们认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排摸到每一个次密接,确定每一个高筛对象,管控地点可局限为密接的住宿场所。”那天,直到凌晨两点,他们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所。

  不断“出发”与“到达”,精准流调、科学防控,用最短时间阻断疫情传播……区疾控中心这支7×24小时“在线”的三级流调队伍,坚守在杨浦的防疫最前线。为了万家灯火,他们一直在砥砺前行。

  感谢“杨浦速度”:两轮核酸检测48小时完成,全部阴性!

  “防疫战士,您辛苦了!”12月4日寒冷的夜晚,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的核酸检测现场,发生了格外暖心的一幕:一位医护人员收到了一张学生送上的手绘感谢卡。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12月3日起,区卫健委组织系统内20家医疗机构百余名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地对相关封控小区、园区、校区进行分组、分批、分点位、分时段核酸采样。

  12月3日晚上9点15分,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接到上级通知,为配合疫情排查,需召集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共涉及1400余人。此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在家休息,于是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晚上10点,230余名教职工到岗,进行核酸检测。“当我们教职员工赶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床垫等后勤物资已经运来了。”这令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张哲人不由敬佩杨浦的防疫速度,“此外我们学校平时也有预案,提前准备了洗漱用品等,所以现场还是秩序井然的。”

  与此同时,各班班主任开始通知学生来校检测。不少人的电话打不通,这时老师们想出一个主意,通过给学生叫外卖的方式,请外卖小哥帮忙叫醒学生一家。午夜时分,全体1230名学生已有1201人赶到学校。

  “我记得那天晚上很冷,本来把我从被窝里叫出来到学校做核酸检测,我是有点怨言的,但看到医护人员已经在寒冷的天气里等了我们那么久,我就被感动到了,他们真的太辛苦了。”高一学生梁韵哲手绘了一张感谢卡,在第二次核酸检测时送给了为她检测的工作人员。

  此次两轮全员核酸检测在48小时内完成,目前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绿色通道+专车接送,为校园免疫屏障“打加强针”

  加强免疫是指按照常规程序完成疫苗接种后,根据保护效果消退的情况进行补充接种,从而保持人体对相应疾病的免疫力。

  日前,来自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杨浦校区)学前教育与艺术设计系的450余名师生乘坐五角场街道的专车,分批陆续到达政通路上的五角场社区新冠疫苗接种点,接种“加强针”。

  除了专车,此次,街道还为该校师生开通了绿色通道,设置了4个工位提供接种服务。现场,师生们有序排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测温、预检、登记……“没怎么排队,取个号就行了,而且接种流程非常顺畅、非常快。”一名学生说。

  五角场街道辖区高校众多,此前,街道已走进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协助学校在校内开启加强针接种专场,进一步筑牢校园免疫屏障。考虑到接种新冠疫苗对场地要求较高,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杨浦校区)并不具备相关条件。为切实保障接种安全,五角场街道决定用专车接送目前符合接种加强针的师生到社区疫苗接种点进行接种。“此次接种,学校组织的学生主要以大二为主。”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杨浦校区)管委会副主任江毅告诉记者,后续还会与街道协商,组织21级新生在社区接种点接种“加强针”。而19级学生现在大多已在实习,学校也会尽量多组织,让他们到社区进行统一接种。

  五角场街道宣文办工作人员表示,如后期学校还有接种需求,街道也会主动对接好,在确认好接种人数后,开通绿色通道,共筑校园免疫长城。同时,街道也将继续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做好服务保障,推动接种工作平稳、有序进行,做到“应种尽种”。

  以练备战,“防疫于未然”

  209房老人女儿为新冠密接者,该老人为次密接者。院长接区疾控中心电话后,立即向区民政局进行上报,同时启动疫情防控预案,医务室医生上报区疾控中心和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勤副院长上报所属街道和属地派出所。

  门卫立刻关闭院门,任何人员不得出入。

  医生穿好防护服,将密接老人(该房间无其他同居老人),通过应急通道至隔离房间,按照防控要求完成集中隔离观察……

  养老院作为人员密集场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根据市、区民政局相关要求,为提高养老机构封闭式管理状态下疫情防控应急反应能力,12月8日,杨浦区爱光敬老院开展了一场疫情防控演练。

  消杀组(医生、护士)立即封闭老人居住房间,对密接人员走的路径及老人所在居室楼面进行终末消毒。

  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后勤行政维持员工秩序,每位员工间隔1米。业务院长、护理部主任负责维持护理区秩序,配合核酸检测人员对各护理区老人的核酸检测。

  隔离人员由专人负责生活起居,一日三餐由食堂专人无接触送餐,送至隔离室门口,敲门待隔离人员应声即离开,餐具单独处理消毒、单独使用。

  住养老人的主管护理员和楼面医生对老人进行心理安抚。同时,院长向老人家属推送告家属书,告知院部物资充足、一应俱全,院部工作人员会将老人在院视频通过微信群发送给家属,请家属不要恐慌,配合院部管理。

  爱光敬老院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疫情应急演练,以检验实战状态下疫情领导小组快速反应能力和各部门协调配合能力,提高了院内员工对新冠肺炎的防范意识、应急处置水平,保障老人安全。

  近期,区少科站总部与分部两个校区也分别开展了疫情封闭管理应急处置演练。

  此次模拟区少科站某学生为新冠病例密接者。应急预案立即启动,通过上报、封站、应急会议、全面消杀、配合流调、班级管理、心理安抚、舆情监测、全员核酸检测、物资及用餐管理、夜间安置、解封离站等一系列场景环节的规范操作,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实战演练。

  演练结束后,区少科站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召开复盘会议,就两校区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同时也对关键的细节性问题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为使教职工能反复强化防疫应急处置各环节流程和各岗位职责,区少科站还对本次演练全程录像,形成实战专题教学素材,让应急处置措施入脑、入心亦入行。

  区卫健委提醒:当前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请大家务必绷紧防疫弦,确保防疫“三件套”、防护“五还要”动作不走样。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一个人的自律,唯有把细节做实、把个人防护做好,才能筑牢防疫堡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焦点
   第07版:形象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速度与温度“并肩作战” 筑牢防疫墙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速度与温度“并肩作战” 筑牢防疫墙 2021-12-14 2 2021年12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