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市大脑”更智慧,排查出治理难点和痛点后,谁来管?怎么管?又该如何做到长效管理?
社区治理有“全科门诊”

  ■记者  高靓

  城市是人的居住地,提升城市治理效能除了“技管”以外,最终还是要落在人的身上,要有一套靠得住的治理机制。

  2021年初,五角场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完成了一次优化升级,更智慧的“城市大脑”投入使用,“城市病症”被发现得更加及时。但随之而来的是,排查出治理难点和痛点后,谁来管?怎么管?又该如何做到长效管理?2021年9月,五角场街道开设了自己的“全科门诊”——城运网格第二工作站(以下简称 “第二工作站”),专治社区中的“疑难杂症”。

  对症下药:群租用“红绿灯”疗法,装修有“备案”预防针

  记者了解到,第二工作站管辖的范围覆盖商区、园区、社区等多个重点区域,集中了辖区内的主要治理矛盾。开设三个多月来,第二工作站针对群租、居民装修损坏承重墙等问题开出了“定制药方”,并初见成效。

  “工作站成立后,根据大数据排摸和民意排查,我们首先针对辖区内最为突出的治理矛盾——群租以及居民装修过程中损坏承重墙的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五角场街道城运网格第二工作站站长汪文斐告诉记者,“群租和居民装修带来的问题存在了很久,我们也整治了很久,但效果并不理想。对此,第二工作站将多个部门聚合在一起,共同商讨,制定出《群租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以及《居民装修管理工作实施细则》,与此同时,居委会和物业也成为相关现象治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据悉,五角场街道辖区共有15000多家租赁房,群租现象排查难,治理更难。单是政通路118弄小区就有20户群租房屋,其中面积130多平方米的房屋最多住18个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第二工作站成立后,街道根据排查情况,开展了“群租”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了群租房屋77处,清退违规租客200余人。同时,针对群租现象,制定了“红绿灯”分类实施管理:红灯为通过主动发现或群众举报确定为群租的房屋;黄灯为经过自行整改或联合整治后的;绿灯为整治后连续三个月未出现反复的。

  “整治中,32个居委会的加入扩大了群租管理的力量,从几十个人到几百个人,不管是前期发现还是后期巡查,都更加便捷高效了,目前的群租管理形成了一个闭环。”汪文斐说,“在《居民装修管理工作细则》中,物业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居民在装修过程中敲掉承重墙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该问题,相比后期惩处,街道认为前期预防更重要。《细则》规定由物业督促居民做好装修报备工作,并定期进行巡查监管,同时居委会配合进行相关的宣传和巡查工作,从源头治理居民装修存在的安全问题。”

  提升满意度:破解派单难题,力量聚合形成长效机制

  不仅有群租、居民装修损坏承重墙,五角场街道辖区内还存在私自安装地锁、飞线充电、居改非等现象,这些都属于一种违法涉及多个部门或多个违法需要多个部门处理的情况,此前,各部门分散执法,整治往往收效甚微。

  第二工作站设立后,重新整合执法力量,联合街道派出所、平安办、管理办、综合行政执法队等十多个部门的二十几名工作人员,实体化运行城市网格,对违法行为采取联合约谈的形式,降低执法成本、缩短执法周期,提升居民满意度。

  “如果按照以前的执法流程,我们处置一例安装地锁的问题需要很长时间,但第二工作站成立后,只需要一个星期。”五角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队员朱绪明介绍说,“多部门联合执法后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执法效率更高了。”

  之前,他们曾对国定东路安波路上的地锁进行了一次全面拆除。国定东路安波路是一条无主道路,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地锁问题经常整治但也经常反复。这条路虽然很短,但它连接着园区、商区,旁边还有一处停车场,因此通行率很高。不到100米的道路两侧安装了大约30个地锁,不仅降低了停车位的使用率,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夜晚,很容易绊倒行人。地锁拆除后,道路秩序得到好转,居民通行也更加便捷。

  执法周期的缩短不仅让工作人员感到便利,更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前不久,第二工作站处置了国科路政本路上一个租赁居民住宅作为外卖调度站的案例。在住宅楼设置调度站,大量的人员进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接到投诉后,第二工作站立即进行了联合约谈,一周的时间,调度站就同意搬走。

  “以前,这些复杂的问题出现了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无论什么问题都可以找第二工作站,并能及时得到解决。”汪文斐说,“从发现到解决,再到总结经验形成管理制度,第二工作站做到了责任共担,能够解决以往解决不了的难题,同时致力于成果共享,不断提升居民满意度。”

  依托“城市大脑”,五角场街道探索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网格工作站,推动制度迭代升级,实现城市治理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单一解决向综合处置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下一步,街道将对辖区内的消防安全、户外店招作进一步的细化管理,希望用第二工作站这一“全科门诊”,化解更多基层治理难题,高效解决居民诉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焦点
   第08版:专题
优化杨浦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治理有“全科门诊”
控江:“数字化”解决停车难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社区治理有“全科门诊” 2022-01-06 2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