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城事·三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人可慈善 谱写暖心的“冬季恋歌”

  每每岁末年初,瑟瑟寒风中,蓬勃开展的各种慈善活动将温暖洒满杨浦的街头巷尾。

  一直以来,杨浦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为指导,以建设杨浦“四高城区”为起点,举全区之力、聚八方之智,聚合慈善资源,聚力慈善领域发展创新;努力发挥慈善公益的力量,推动慈善工作向项目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营造“人人可慈善、行行做慈善、人人享慈善”的社会氛围。

  ■记者  汤顺佳  毛信慧  成佳佳

  公益市集点亮城市微光: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妈妈,快看这个娃娃!我想买一个……”

  手工制成的洋娃娃、厚实温暖的大围巾、家中闲置的儿童图书……日前举行的杨浦区第二十八届“蓝天下的至爱”活动中,一场慈善义卖吸引了不少市民热情参与。记者看到,设摊的摊主包括了杨浦区域内的多个社区、企业、高校,大家都积极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五角场街道社区服务办的摊位摆放着辖区企业捐赠的书包、阳光之家捐赠的桌面摆件、居民捐赠的彩色水笔等,品类丰富,令人眼花缭乱。“这个义卖平台,让我们得以在社区发动更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以后,我们将不断扩充慈善力量,回馈社会,让困难群体感受到全社会的关心与关爱。”五角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工作人员周玉娇说。

  家住浦东新区的刘阿姨在现场“入手”了一副眼镜,“东西挺好,价格也很亲民。我一直热心公益事业,听说这次在五角场商圈开了公益市集,当然要来贡献一份力量。我做了十几年志愿者,导医、抗疫,我都是走在前面的。有能力的话,就要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除了社区力量,大学生也是本次义卖的“主角”之一。墨蓝底色,如同浩瀚银河,点点红光,像一颗颗小星球……这些带有浪漫色彩的手工茶杯就出自上海理工大学沪江陶艺社团成员之手。余子琪是社团秘书长,她告诉记者,这些茶杯是成员们为这次义卖专门耗费三周时间烧制而成的,一批约60只。“我们觉得,大学生也有为社会尽责的义务。我们想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

  记者了解到,本次义卖所得共4550元,将用于五角场街道的社区公益慈善项目,为困难群众点亮城市微光。

  当天,五角场街道2022“微光”慈善季启动。2022“微光”慈善季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杨浦区代表处和五角场街道共同打造的慈善项目。2022年全年,杨浦将开展公益视频征集、慈善路演等活动,进一步弘扬慈善精神,凝聚慈善爱心,传递慈善温暖。

  他们为爱举牌“加价”:慈善拍品的存在本身就足够温暖

  “下面是7号拍品,珐琅瓶。起拍价100元,有没有人加价?”

  “350元一次,350元两次,350元三次。举起号牌,350元,成交!”

  雕花缠枝的珐琅瓶、大气方正的古典果盒、圆润小巧的香梅建盏……日前,2022年“蓝天下的至爱”环同济新年慈善拍卖会,在四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本场拍卖会上,这些募集自民建杨浦区委、杨浦区书法家协会、爱心企业、老年大学、机关干部、社区居民的拍卖品,大多起拍价只需100元,现场不少人积极举牌叫价,气氛热烈。

  记者看到,最终成交价低至100元,高至两、三千元,许多两新组织、爱心企业和居民区代表都慷慨解囊。不论是捐赠者还是参与拍卖者,都以实际行动支持慈善事业,在寒冬谱写共行慈善义举的动人乐章。

  鞍山六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谢正伟在本次拍卖中,买下了一条蓝底红边的围巾。他表示,围巾是普通物品,但作为一件慈善拍品,它的存在本身就足够温暖。“这场慈善活动让我更有参与感,让我觉得自己为社会公益作了一点小小的贡献。”

  据悉,本次线下拍卖和义卖,共卖出拍卖品103件,金额计14370元。四平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拍卖活动共筹得拍品214件,除线下拍卖会外,还打通了线上渠道,拍卖以名家字画、艺术品、工艺品为主的51件拍品,时间自1月7日10点持续至14日10点。有意者均可登陆公拍网,自行参与竞拍,为慈善事业贡献力量。

  记者了解到,慈善拍卖活动结束后,所有善款全部进入上海市慈善基金杨浦区分会账户,用于社区各类安老、扶幼、助学、济困慈善公益项目。“上海的各项救助政策在不断完善,但社会上,仍存在生活困难却不符合救助政策标准的个性化案例,”孙莉敏说,“针对这些人,我们就要用慈善行为,尽最大可能帮助他们。”

  此外,活动中,多家爱心企业还认领了慈善结对项目,并进行捐款。其中,上海申远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认领“雏鹰展翅专项助学项目”,并捐款10万元;上海梅思泰克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认领“温暖相助项目”,并捐款20万元。

  小修小补不再“踏破铁鞋”:便民服务“得来全不费工夫”

  “今天真好,不仅把头发剪了,还找医生咨询了冬季进补的问题。”日前,杨浦商投公司联合杨浦区中医医院、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延吉社区第一睦邻中心,在小世界社区商业中心为居民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修伞、修鞋、理发、家电清洗……小世界二楼的社区共享空间内,这些免费便民服务摊点一字排开,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

  志愿者中,有不少是拥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手艺人。如果没有“老土地”带路,平时要找他们,可得费上不少功夫。

  为居民修鞋的陈师傅干这行已经17年了。“我18岁高中毕业后,就在乡镇企业跟着师傅学手艺,后来又南下在鞋厂做管理。”如今,陈师傅在安图路上有个小店面,修理一双鞋的费用在15元至50元不等。陈师傅说,顾客中不仅有老年人,也有不少年轻人经常拿着高档皮鞋前来修理。正在埋头修伞的李师傅则在长白三村摆了33年的摊,“修伞、修拉链、修包,这些都是跟我婶婶学的手艺,现在她年纪大了,就我还在做。”

  今后居民如有小修小补的需求,不用再“踏破铁鞋”。记者了解到,以后每月的最后一个周四上午,小世界商业中心都会提供这样的便民服务。下一步,小世界还将与社区睦邻中心、医院、消防等部门、单位开展合作,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满足居民多元化的需求。

  慈善“新星”冉冉升起:杨浦企业积极履行责任担当

  日前,第十届上海市“慈善之星”表彰名单揭晓。扎根杨浦发展的达达集团作为唯一入选的互联网和在线新经济企业,名列其中。

  近年来,在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达达集团一直致力于社会责任建设,在抗疫保供、电商扶贫、助力实体经济、京东到家APP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积极履行责任担当。

  疫情期间,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双平台持续提供“无接触配送”服务,在保护消费者、骑士、零售商等合作方员工健康的同时,积极支持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和配送。先后获得国家商务部,河北省电子商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河北省商务厅,石家庄商务局等政府部门的抗疫保供感谢信,并入选国家工信部通报表彰的全国79家科技抗疫AI企业名单。

  同时,依托电商扶贫平台,达达集团推进“共推联动、电商赋能——‘赋能式扶贫’新模式”,构建和形成了政府牵头、国企发力、民企共推的良性扶贫机制。该项目入选2019年“上海电商扶贫优秀案例”。

  让老年人也能拥抱数字时代,享受数字发展的红利,达达集团全力推进旗下京东到家APP适老化改造,该项目已入选国家工信部首批APP适老化改造名单。与此同时,达达集团多部门联动组织“达达火焰青年志愿服务队”,结合APP适老化改造进度,推进线下青年志愿服务,帮助长者跨越数字鸿沟、融入智慧城市。

  据了解,达达集团还以“达公益”项目为主要抓手,在杨浦区妇联、区民政局等指导下,开展“爱守护·达公益”骑士子女教育帮扶计划,关爱一线骑士及其家庭;在“节俭进门,文明到家”——“光盘行动”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警企合作、“反诈进万家”宣传活动,“爱·陪伴——童绘杨浦绘本漂流公益项目”,携手杨浦区青年志愿者协会、沪上文化咖啡馆THE PRESS的“等一本好书·松鼠计划”公益图书募捐活动等社会公益项目上,均发挥企业优势,提供保障支持。

  达达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达达集团将继续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保民生、促增长、稳就业”价值,为上海建设更有温度、更美好的人民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焦点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人人可慈善 谱写暖心的“冬季恋歌”
杨浦时报城事·三区03人人可慈善 谱写暖心的“冬季恋歌” 2022-01-18 2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