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中低风险区划定有啥变化

  据解放日报 本轮上海疫情中,不少市民对市防控办划定高、中、低风险区的手势仍有不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于6月底发布,上海按照方案划定高中低风险区。不同风险区域管控措施有何不一样?社会面发现阳性感染者,又该如何进行应急处置措施?记者邀请上海市卫健委副主任赵丹丹、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等讲解。

  风险区域如何划定

  吴寰宇介绍,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高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活动地等区域。高风险区原则上以居住的小区或者村为单位划定,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进行研判、调整风险区域范围。

  中风险区是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停留和活动一定时间,且可能具有疫情传播风险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风险区域范围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定。国家卫健委明确:中高风险区所在的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在上海,主要是中高风险区所在街道(镇)的其他区域为低风险区。

  管控措施有啥不同

  专家解释,高风险区采取“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7天)。对跨区域外溢的高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集中隔离的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

  中风险区采取“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7天)。对跨区域溢出的中风险区人员,采取7天居家医学观察,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如果不具备进行居家隔离条件的,采取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低风险区采取“个人防护、避免聚集”的防范措施。低风险区域人员离开所在的地区或城市,应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跨区域外出的低风险区域人员,不需要采取隔离管控措施,但要求3天内完成2次核酸检测,并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中高风险何时“降级”

  根据新版防控方案,高风险区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可以降为中风险区,之后如果连续3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中风险区如果连续7天没有新增感染者,可降为低风险区。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所在的街道全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

  第九版防控方案还明确规定: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如果个别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对居住地、工作地、活动区域的传播风险较低,密接人员已及时管控,经研判,没有社区传播风险,也可以不划定风险区域。这样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社会面新增有何措施

  赵丹丹介绍,一旦社会面发现阳性感染者,将立即启动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在指挥体系方面,市、区两级指挥体系始终保持应急状态,在发现阳性感染者后要做到第一时间响应,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尽快、及时阻断疫情传播。

  其次,在发现机制方面,不断完善便捷灵敏的发现机制,建立健全“核酸+抗原”“场所码+数字哨兵”“发热门诊+药店”的综合监测体系,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最后,在协同机制方面,保持公安、公卫、工信和大数据中心等部门与各区的协同联动,一旦发现阳性感染者,立即落实“2+4+24”要求,也就是流调队伍2小时内抵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24小时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并完成流调报告。■顾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极端高温频现 城市应及早布局应对
“新防疫三件套”为何重要?
高中低风险区划定有啥变化
图片新闻
杨浦时报资讯06高中低风险区划定有啥变化 2022-07-19 2 2022年07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