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是“城市长卷”中的火热一景

  编者按

  山河披锦绣,盛世写华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人民”这个主题词贯穿全文,也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内核。习近平强调,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人民城市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中,一个个坚守岗位、忠诚履职、努力奋斗的身影是对这16个字最为鲜活、生动的阐释。

  本期为读者奉上这些奋斗者的故事。

  ■记者 汤顺佳   王歆瑜   窦雨琪

  7年如一日,日均上万步,巡馆数十圈——国庆假期连轴转后又投身防疫一线

  “国歌是由国家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10月1日上午,戴上工作牌,整了整领口,王广川从办公室进入国歌展示馆主场馆。8:30,身着白衬衣的他准时出现在馆前,引导市民游客有序入场。作为国歌展示馆讲解员、宣教部部长,这个国庆期间,王广川和全馆工作人员共同驻守在一线,7天无休。

  从2015年至今的7年时间,这座2000平方米的室内展厅,王广川每天从头到尾要绕数十圈,每一件展品都“挂”在他的心上,出现任何问题,他随时赶赴现场,“有时是电子设备卡住了,有时是藏品需要定期保养,解决随时发生的问题是我的工作。”

  而全馆巡查只是王广川工作清单中占比最小的一个。接待才是“重头戏”。疫情期间,国歌展示馆采取限流措施,但仍要为每一位观众做好接待服务、答疑解惑。比如《义勇军进行曲》首版唱片的灌制、电影《风云儿女》当年上映后的群众反响、《义勇军进行曲》被选定为国歌的庄严时刻,展厅的教育内容他早已烂熟于心,但王广川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早已超越文本的限制。“在做好接待服务的同时,我们会不断进行研究和学习。历史很长,我们懂得多一些,就能多解答一些。”

  在接待观众的间隙,王广川也没有闲着。在门口测量体温,查验场所码;帮助参观者操作线上预约程序、使用语音导览;继续一遍又一遍地巡查……“早晨开馆前、下午闭馆后的巡查,重点是设施设备和文物藏品的安全以及防疫消杀。开馆期间的巡查,还要做好参观秩序的维持,为观众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参观学习环境。”王广川说,“不论平时还是节假日,国歌展示馆始终为来自各地的观众提供优质服务。”

  “您好,我是国歌展示馆王广川。”这句话,他一天要说无数遍。随时有人打来电话咨询入馆事宜,而他要做的是给出建议和提醒。“尤其是老年人,有时网上操作有困难,所以我在电话那头时刻准备着为大家服务。”国庆期间,王广川接电话的频率比往日翻了一倍。

  “国庆期间观众的参观热情高涨,有不少是亲子家庭一同前来。”王广川说。为此,国歌展示馆在一线接待的人员和班次上进行了扩充,全员上岗。忙起来他们顾不上喝水吃饭,一天下来双腿发酸。对于这样的忙碌,王广川早就习惯了:“7天开馆,越是假期,我们越忙,这已经是国歌展示馆的常态,我们的家属也都理解。”

  国歌展示馆展出410件藏品、50个国歌故事、18处多媒体互动场景、4处仪式教育场所。王广川最有感触的两个部分,是开头与结尾的唱国歌环节。

  参观开头,观众进入序厅,国歌声响起,全员齐唱。“起来”“血肉长城”“万众一心”“前进”四组以国歌歌词为主题的浮雕缓缓移动组合在一起,表现了在民族危亡时刻,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奋勇向前。

  王广川告诉记者,通常来说,观众刚进展厅时都比较轻松,全程走完后,他们会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深深震撼。“尤其是小朋友们,表现得比较明显。一开始懵懵懂懂,可当了解了国歌背后的故事,就能看到他们的改变。他们会说,原来先烈们曾付出了这么多努力,原来我们当今的幸福生活如此来之不易。”

  这点改变让王广川明白,自己的工作价值非凡。也正是这点,让他在国歌展示馆驻守了7年。“其实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正是为了让这群孩子快快乐乐地在国旗下成长。做好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国歌精神的传承者和传播者,看着每一位观众在红色场馆的教育中有所领悟,真的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尤其是每当观展结束,现场一片掌声,真觉得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王广川也在这一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今年10月16日,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后,他感慨万千:“作为文化战线上的一名基层工作者,要讲好党的光辉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增强民族自信,以担当有为践行党旗下的铮铮誓言,为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10月8日,国庆期间连轴转的忙碌刚刚过去,王广川又投身一线防疫志愿工作。目前,他在新江湾城一集中隔离点担任信息组“大白”,每天不光要承担物资运送等基础保障工作,还须时时关注现场隔离人员的心理状态,做好情绪安抚工作。王广川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分为白班和晚班两班倒。一般来说,一个人半天内接到的隔离人员咨询电话超400通,一个白班则要近千通,办公室里的铃声几乎未曾停过。“我是一名党员,我想尽全力为隔离人员做好服务。这也是我的职责和使命。”王广川说。

  坚守15年,手中的“鸟枪”换成了“炮”——“因路制宜”,为城区环境做“美容”

  清洁车经过巷道,一转弯驶上了飞虹路。这片区域因有在建工地,老旧小区较多,所以对于保洁工作的要求更高。“从那边加完水之后,先把后面那个立牌立一下,注意安全。尤其交通安全,一定要注意。然后还是回到这边来,先冲沟底,再通路面……”每天清晨,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江浦清道班组班长陈诚都和同事们一起出车,忙个不停。

  高压喷水枪沿着围墙地缝持续喷水除尘,大扫把紧跟其后清扫残余落叶……陈诚告诉记者,大家的日常工作根据道路特点,避开高峰避开人群,利用冲洗车、飞行保洁车对道路的扬尘、飞石进行彻底冲洗、清理,保证居民日常出行和生活。陈诚每天除了巡逻布置任务外,还要对班组里的同事进行必要的业务指导。如作业姿势不标准,很有可能导致事倍功半。“如果碰到阴雨天,这边的灰尘就会化成泥浆,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这里有学校,每天有很多送学生上学的家长,在泥泞的道路上骑着电瓶车,很容易摔倒,存在安全隐患。所以我们基本上都是跨前一步,在天气好或空闲的时间,先把工作做到位。”

  陈诚2007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15载,党龄5年,曾获第六届“杨浦好儿女”、杨浦区“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十佳城市美容师”等荣誉称号。10月16日,陈诚通过手机客户端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回顾在环卫岗位上的多年工作实践,他对未来有了更多期待:“当初我们一直形容环卫行业有‘三件套’,扫帚、煤锹、小木车。工具比较简陋,工作状况也比较艰苦。现在是‘鸟枪换炮’了,换了很多新的装备,道路冲洗就有小型冲洗车、单人机扫车。其实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加适应现在的保洁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产方式、发展方式都要向绿色转型。尤其对我们行业来说,工作质量、作业模式一定要往前看,一定要有大局意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我们基层党员很受鼓舞,工作也更有干劲。”

  记者从区绿化市容局获悉,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确保市容环境整洁有序,杨浦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已制定城市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大冲洗”“扬尘整治”等活动,对重要点位及主干道等加强冲洗力度,保证冲洗面积全覆盖,确保路面干净无扬尘;执行遵守科学消毒要求,对废物箱、公厕、压缩站等环卫设施设备、作业场所及周边开展预防性消杀;加大行道树落叶和垃圾的清扫力度,路面保持整洁,沿街垃圾厢房和废物箱周边无散落、不满溢;严格落实巡查机制,强化作业人员值守力量,着重加强重点区域人员规范着装、车容车貌整洁、保障处置有力、市容环境干净有序等工作的巡视力度,及时跟进并密切配合街道开展的专项整治活动,保持常态长效。

  第一次接触后,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七旬老人“专注社区志愿服务”十多年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志愿服务工作,从那天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始终活跃在街道、社区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他就是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大桥街道中王家宅居民区居民左步阳,今年78岁。

  每周,去杨浦区中医医院就诊的患者都会看到左步阳忙碌的身影。随时提醒患者规范佩戴口罩、扫描场所码;医院人手不足时,还要当“活向导”,为患者带路……当被问及为何七十多岁高龄依然坚守在志愿服务一线时,他笑着说:“人虽然老了,但‘老黄牛’车还是照样要推。退休了总要发挥余热,到社会上学习新东西,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疫情期间,小区物业人手紧张。这时,左步阳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七旬老人,而是第一时间就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来往于各个楼层、点位。那段日子,他帮居民测过体温、拿过快递;为返沪人员做过信息登记,也参与过疫情防控的宣传……可谓“一个都没落下”,“我党龄五十多年了。”左步阳告诉记者。

  10月16日,左步阳一大早就来到居委会,和居委会干部一同观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两个小时的时间,他全神贯注,边看边做笔记。“我们党这十年来砥砺奋进,取得了伟大成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中国共产党心中有百姓,手中有真理,只有跟党走,才能过上幸福生活。作为一名老党员,我会继续发光发热,为社区、社会作贡献。”左步阳感慨地说。

  本版部分图片为资料图,由采访对象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
   第03版: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文化
   第06版:健康
   第07版:资讯
   第08版:专题
他们,是“城市长卷”中的火热一景
杨浦时报党的二十大专题报道03他们,是“城市长卷”中的火热一景 2022-10-20 2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