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窦雨琪 王修远 文/摄
本报讯 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课堂悟初心 沪藏共筑人民城”——2025年“东西联动 人民城市大思政课”活动,近日在杨浦拉开帷幕。
来自西藏日喀则市的师生代表与杨浦区的中小学生携手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路线,通过实地参访、互动宣讲等形式,共学“人民城市”理念,共绘民族团结画卷。
杨浦区“杨浦少年说”宣讲团与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联袂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从曾经的旧工业码头到如今的宜人滨水公共空间、从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到生态景观的精心打造、从儿童友好设施到工业遗产活化……”在杨浦滨江,“杨浦少年说”宣讲团的成员以童声童语讲述了滨江的变迁。
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则从学术视角解读了人民城市理念的理论内涵。作为讲师团成员之一、复旦大学博士生刘洋阐释了“人民城市”如何联通东西部协作,“就像今天沪藏青少年同上一堂课,播下的是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未来结出的是民族团结的果实”。
活动第二站,来到杨浦新坐标——228街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社区营造……在这里,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发挥专业优势,从多个维度深度剖析,为在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关于“人民城市治理最佳样板间”的深度讲解。“杨浦少年说”宣讲团也分享了自己在社区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让讲解更生动、更“接地气”。
日喀则市上海实验学校学生嘎玛益西多吉是第一次来到上海、来到杨浦,被眼前的温暖与现代深深吸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已携手杨浦区“少年说”宣讲团与西藏日喀则师生代表,开展了“东西联动·少年共话人民城市”线上结对共建活动。“当复旦的学术基因、杨浦的发展经验与西藏的实践研学碰撞交融时,一幅东西部联动共享、青少年协同成长的育人新图景正徐徐展开……”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下一步,杨浦区委宣传部将持续深化“行走课堂+少年宣讲”模式,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感悟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