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在国家队待了十几年,很多人听不出我的口音,其实我就出生在脚下这片温润的南方土地……”陶璐娜,1974年出生于上海,这位集奥运会冠军、世界锦标赛冠军、世界杯总决赛冠军、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国际级运动健将,如今又多了一个新身份——“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特聘专家。
金牌的背后,满是汗水,满是热爱
近日,国歌展示馆开启“为国而歌”冠军思政课第三讲,邀请陶璐娜现场开讲。作为“为国而歌”大思政品牌提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而歌”冠军思政品牌由国歌展示馆在杨浦区文旅局、上海体育大学的大力支持下,与上海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打造,带领更多人走近冠军,了解国歌故事。
25年前,悉尼奥运会射击比赛的最后时刻,全场观众屏息凝神——只见中国选手陶璐娜沉着冷静地扣动扳机,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国歌奏响、国旗升起,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25年后,这段承载着荣耀记忆的视频在国歌展示馆报告厅大屏幕上重现……
金牌的背后,满是汗水,满是热爱——训练时,每天骑单车横跨4个区赶往训练场,单程45分钟的车程,陶璐娜总是骑得大汗淋漓。“每天就这样,来来回回,你说累吗?其实心中有热爱,是不会觉得很累的。”她笑言。
在陶璐娜看来,从事这项运动就是需要常年的坚持,要有直面一切的勇气。逆境中,她时常焦虑到需要听着心理疏导的课程入睡。“当你举起枪,戴着耳塞,耳朵里什么也听不到,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大家看电视上的比赛,感觉我们射击运动员都很淡定,实际上我们的腿肚子都在抖,紧张是很正常的。”
1997年夺得世界杯总决赛冠军,后一年蝉联世界杯总决赛冠军,悉尼夺冠后连续两年当选国际射击联合会最佳女射手……目前,陶璐娜仍是3项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体育精神与国歌精神共鸣
“当国歌在奥运赛场奏响时,那种自豪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陶璐娜坦言,人生最大的收获并非奖牌本身,而是内化于心的奥运精神与体育精神,而这种精神又与国歌精神有着一种深刻的内在联系——都是中华民族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生动体现。
她将这种精神概括为四个维度: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战胜自我的超越精神、感动自己的敬业精神、勇争第一的拼搏精神。陶璐娜动情地表示,当运动员在赛场上顽强拼搏、挑战极限、最终超越自我时,那份为祖国荣誉而战的力量,与《义勇军进行曲》所昭示的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前进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国歌在赛场奏响的庄严时刻,正是个人奋斗融入国家荣耀、体育精神辉映民族精神最为璀璨的绽放。
讲座结束后,仍有不少观众与陶璐娜互动交流。有带着孩子前来听课的家长感慨:“这样的思政课很有意义,轻松有趣,又让孩子看到了成功背后的付出,懂得了国歌所承载的精神力量。”
据悉,“为国而歌”冠军思政课将持续邀请体育健儿开讲,通过真实动人的奋斗故事,传递爱国情怀,激励更多年轻人砥砺前行。
“我们要打造的是一座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让爱国主义教育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国歌展示馆工作人员说。■汤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