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长辈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日烟火气

  ■陈茂生 文

  出地铁站,蓦然发现原本宽阔的马路边几乎成了烧烤小广场。夕阳西下,十数个小桌坐满了人,烤串在烤炉中冒着袅袅青烟;迎面微风里裹挟着一些微辣辛料和肉脂烤焦的气息,还有孜然香味……不争气如我,被这番夏日烟火氤氲得情不自禁咽下一点唾沫,按平日“远离烧烤”的人设,此时应该本能地扭头而去。

  回想起当年弄堂里的夏天。学校放学了从拐进弄堂口走到家门口,要经过十几个“灶披间”窗口。快到饭点了,每间灶披间至少有二个煤球炉“火力全开”;处处“滋啦啦”油水沸腾、你方炒罢我也炒的景象。理论上,我要经过二十余家油烟味的烘烤熏蒸。尤其3号亭子间四川外公“油爆朝天椒”、8号后客堂好婆“干煎带鱼”的气味,几乎“风靡”整个弄堂。还有不知谁家炉子上的红烧肉已到皮糯汁稠味正浓的最佳时刻,整幢房子的邻居因此都鼻头香兮兮、喉咙油腻腻地“沾光”。

  如果认真分辨,其中还应有宁波咸菜臭冬瓜、四川湖北辣泡菜、浦东三林酱瓜……虽没有油腥但也咸鲜分明、微辣带甜。尽管屋外百“味”齐放,只要一推家门就知道今天会有啥好吃的或者仅仅用剩菜“捣捣浆糊”了。以后读过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有味》,心想若真排个“人间百味榜”,厨房油烟味一定“入围”三甲之列。

  夏天的烟火气,总有让人留恋的地方。

  不管生活过得如意或不如意,加点“油”就会变得有点热烈有点缠绵,也会留下一点值得回味的气息。那些白天在太阳下奔忙的年轻人,晚上才能围坐在烧烤桌边,边烤边聊中有签单成功的兴奋也有被投诉的无奈。当喝过小酒吃过饭,众人开始聊天讲情怀时,当然就是一天中最惬意放松的时刻;沏一杯清茶消解刚刚摄入的油脂,再加一段轶闻、一个有点悬疑的旧事传说,便是一顿佳肴聚会的完美收官。正如法国美食家说的“和其他场合相比,餐桌旁边的时光最有趣”,此时,微风徐徐,暑热渐散,明天依旧该干嘛干嘛,这个有点烟火味的夏夜就成了一个美好记忆。

  如今“怎么吃”总是风水轮转、花样翻新。暑夏烧烤席卷神州、凛冬火锅独步天下,两者大有差别但都致力缩短从灶头到口头的时间差,让那些稍纵即逝的鲜美滋味在烟火气“烘托”下显露更多的魅力。但夏天的烟火气更简单明了,豪放洒脱;不像冬天羽绒服上沾上火锅味,洗也不是,不洗更不是。

  古人有言:民以食为天,当然包括对色香味的追求。为了看似微不足道的口欲之欢,有太多穷尽一生胆识智慧的尝试和探索。唯吾不才,眼瞅着那一缕缕青烟越过窗口蒸腾而去,不见了踪影,全无“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的柔柔情愫。

  只觉得既然炊烟飘逸,那飘远点。因为住房逼仄、楼道狭窄,常有油烟呛人的窘迫,黄梅天里尤甚。父母常常据此排遣:若无油烟,何来三餐?倘若哪天下班回家,一推家门还是冷灶冷锅,那一定出事了,而且多半是大事。

  先人所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忍受一点油烟真算不上啥。当下有靠“点外卖”度日续命的,只需在手机页面上点几下,就有外卖小哥摁响门铃递上美味外卖。但“无烟”的日子久了,不是吃饱了闲得闹点磕磕绊绊来,就是吃饱了撑得一会儿这痛一会儿那痒的。

  冬天的烟火气是暖和、团聚,夏天的烟火气就是随兴、倜傥,两者都在努力提高就餐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童年
绿野仙踪
美甲记
夏日烟火气
夏日,一棵树的风光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夏日烟火气 2025-09-23 2 2025年09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