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1月6日晚,位于上海市沪南路2000号的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发生火灾,现场有5人不幸遇难,12人受伤。1月7日上午,哈尔滨市中兴大道45号国润家饰城发生火灾,现场无人员被困,暂未收到伤亡报告,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元旦期间,上海周边城市也发生了多起较大火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教训是深刻的。冬干物燥,火灾频发,消防安全不可轻视。大火也暴露了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城市,作为人口和各种要素高度集聚之地,同样也是风险高度聚集区,任何一次小小的疏忽,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直至酿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在城市风险防控方面来不得半点马虎和侥幸心理,否则必将付出惨重代价。
当前,各项工作正处于新年起步阶段,且临近春节,工作头绪多,各类活动频繁,精力易于分散,但不管怎么忙,更要做好安全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发展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以更高的责任感和更加严厉的措施,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的安全排查整治工作,尤其是高层建筑、地下空间、老旧小区、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易燃易爆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工作,不放过任何一处隐患,做到未雨绸缪。
分析总结每一起火灾事故的性质和起因,从中吸取教训,加以整改,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体制。通过强化管理规范和主体责任,最大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防止同类事件重复发生。
痛定思痛,警钟长鸣。火灾在令人扼腕痛惜之余,更让人们看到当前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的薄弱。加强对各类安全知识的宣教,全面普及预防、避险、自救、呼救、减灾等知识和技能。提高居民的安全事故处变能力,就要让防范意识和逃生技能走出课本、走出挂图、走出视频,通过日常化、实战性的演练,真正成为危急时刻逃生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