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评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研大军,多少奔学术研究去

  ■晏国政

  持续两天的2013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昨日落下帷幕。180万的报考人数,使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考试迎来史上最多的考生。在研究生质量下降、就业形势每况愈下的背景下,对持续多年的考研热,我们需要一种全方位的冷思考。

  相关调查显示,3899名被调查者中,34%的考生称考研的理由是“就业前景好”,位居第一;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占29%,而“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只占9%。可见,大多数人考研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在这种动机支配下,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和学习,不可避免地会被动异化为大学生就业的“缓冲带”和“砝码”,与其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教育初衷愈行愈远。

  即便是仅从促进就业的角度看,研究生教育也难达目的。相关报告显示,自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开始,硕士生就业率已连续多年下降,甚至出现了硕士生就业率不及本科生的现象。在就读研究生阶段,一些学生没有学到更加扎实的知识,反而是提高了“心气”和就业期望值,养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心态。一些学校的研究生专业设置也与就业市场出现了较大偏差,结构性就业难题依然存在。

  我们需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和就业观;我们也需要在“就业”与“培养研究型人才”之间,审慎地为研究生教育进行重新定位;我们更需要呼吁全社会用工单位,破除“学历门”、“性别门”、“名校门”等各种招聘门槛,真正做到唯才是用,切实减轻大学生、研究生乃至全社会的就业压力。唯有如此,才能使持续多年的考研热降温,逐步回归理性。

  (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生活·资讯
   第06版:时尚·悦读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评论
火灾频发 安全不可轻视
可贵的是对财富的平常心
言论观点
图片新闻
闯黄灯“暂不处罚”的得与失
考研大军,多少奔学术研究去
杨浦时报评论08考研大军,多少奔学术研究去 2013-01-08 2 2013年01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