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人们呼唤雷锋精神。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0周年纪念,50年来,雷锋精神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的那些凡人善举,那些助人为乐的故事,被一代又一代人传颂。今天,让我们一起重温经典——说说那些与雷锋有关的事。
雷锋的“车德故事”

    据新华社  雷锋,一个伟大的战士,一个道德的楷模。在雷锋离开我们几十年后,他的思想和行动升华成的雷锋精神依然在支撑着社会上无数普通人内心向善的力量。

    围绕当年雷锋的模范事迹有很多报道,然而记者一直十分想知道的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司机,雷锋是怎样开车的?在那个汽车还是稀罕物、更谈不上有私家车的年代,当雷锋手中紧握方向盘时,他心中秉持的车德到底是怎样的?在北京海军某招待所,雷锋当年的战友乔安山和薛三元在接受采访时,对雷锋当年的驾车细节进行了回忆,透过他们的回忆,雷锋的“车德素描”展现在人们面前。

    雷锋开车格外注意的“车德细节”至今还暖人心

    乔安山从1960年入伍开始开车,一直开到1995年才放下方向盘。这位驾龄35年的老驾驶员,不但是雷锋亲密的工友、战友,还是雷锋的副驾驶。遇有出车的任务,乔安山会和雷锋换着开同一台车。

    谈到雷锋当年是怎样开车的,乔安山告诉记者:“1960年6月,我和雷锋同到部队学车。学车时我俩不在一个班,学完车我跟雷锋开一台车。”

    “我跟雷锋多次一起出车,俩人换着开。开车就怕分神,老班长要求开车少说话,集中精力,注意前方。”

    “雷锋的驾驶作风、道德真是一流的。在行车当中,如果经过农村,雷锋会开得很慢很小心,生怕碰到老乡养的猪、牛、羊、鸡。当时农村都烧秸秆,下雨之后老乡会把这些秸秆铺到路面上晾晾干。一般来说很多车会直接开过去,雷锋从来不这样,他总是停下车,先把老乡的秸秆搬到边上去再通过。”乔安山回忆道。

    “如果是下雨天出车,雷锋总是特别注意行人,即使地上没有坑,他也会提前减速,他说不能溅别人一身。那时没有什么柏油路,都是土路、砂石路,雷锋说溅人一身泥水不讲道德。”乔安山说。

    “雷锋还总是对班里的同志强调:咱们开车不要遇到人就乱按喇叭,尤其是岁数大的、抱孩子的,到人跟前一按喇叭吓人一跳,哪怕咱们再开慢一些。雷锋总是说:你掌握的是方向盘,稍不注意,就有生命危险。作为一个驾驶员,一定要处处注意,尤其要换位思考,你要是行人你会怎么想。”乔安山说。

    “雷锋不但自己这样做,还主动向班里的战友传授这些好的做法,雷锋总说:驾驶员要有好的道德,好的驾驶作风,人都要讲道德。”乔安山回忆说。

    乔安山说:“做人、做事、开车是分不开的,开车更应该讲道德。尤其是人多、交通拥挤时,不能强行超车,得有耐心。开车和别的事情还不一样,不讲道德就容易出事故。现在有的司机上路就没有做到谦让、不斗气。”

    开车时雷锋也想着随时帮助别人

    当记者问乔安山,跟雷锋一起开车的日子里,他印象最深的事是什么,乔安山沉默了片刻,然后告诉记者:“有一次我们从工地出车回来,经过抚顺北大岭,那个坡比较陡。当时是我开那台嘎斯车,离老远就加大油门往坡上冲。正往上冲着,雷锋突然让我停车,我赶忙停好车、拉上手刹问为什么停车,雷锋说你没看到路边有两个老乡拉着卖菜的板车在吃力地推,菜多坡陡,板车实在推不上去了。我其实也看到了,但当时没往心里去。雷锋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把车刚停好,雷锋就开门下去帮老乡推车去。我一看,也赶快找石头给车轮打好眼,然后一起帮老乡推上坡。两个老乡当时非常感激我们。”

    “还有一次,碰到路边一辆车坏在路边,雷锋把车停好,跑上去主动问:‘要不要我们帮忙?’这就是人的道德,人的素质。雷锋最大的优点就是不管走到哪里都把那当成自己的家,他能把身边所见的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乔安山的话语中,饱含着对老班长的敬佩,就像他胸口别着的那枚雷锋纪念章,丝毫没有因为岁月沧桑蒙上灰尘。

    乔安山说:“雷锋从来没有发生过违章,经过车站、桥梁这些禁停的地方他从不乱停车。”谈到十年来,没有一例驻港部队军车违反交通条例而被检控的个案,乔安山赞扬说:“这给全国的部队树立了榜样。”

    雷锋的“跨年度”学车经历告诉我们什么

    薛三元是雷锋当年学车时的班长,乔安山告诉记者:“用现在的话说,当时薛三元是师傅,雷锋是徒弟。”

    谈到雷锋的学车经历对他驾驶作风的养成起了怎样的作用,薛三元向记者介绍说:“1960年入伍后,乔安山学车分到9班,雷锋分到10班。雷锋在学车时,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安全教育、操作驾驶,都非常扎实。”

    “十快九出事,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宁走十步远、不走一步险……”谈起当年雷锋、乔安山学车时经历的安全教育,薛三元至今还能流利地背出这些“口诀”给记者听,“当时非常讲究安全礼让、不抢信号。会车时,下坡的车辆要提前停车,给上坡的车辆让道等等。”

    薛三元告诉记者,那时部队学车时间长,都是跨年度的。“雷锋很善于学习。学车时,雷锋总出差,他细心地观察地方上的老司机怎么开车,看这些老司机怎么减速、加速、拐弯。在部队里也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技术高的战友学习。当班长之后,雷锋善于总结,当时工地施工,车队总拉沙子、水泥,雷锋会细心记路况、画图,教给全班安全行驶。他当班长后,班里2万多公里没出事故。”■南辰徐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旅游
   第03版:时报周末·图说
   第04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5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影视
雷锋的“车德故事”
悦读汇
畅销排行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悦读04雷锋的“车德故事” 2013-03-02 2 2013年03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