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夏,在沪东工人区的施家宅土地堂(今平凉路2641号处)创办了杨树浦工人识字学校。在工人中开展识字教育同时进行抗日救国的宣传。同年,上海工会联合会张维桢等也经常以该校为据点,在附近工厂工人中开展革命活动。1936年初,韩念龙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2月初发生日商大康纱厂(即后来的上棉十二厂)日本人打死工人梅世钧事件,韩念龙、张维桢等决定动员大康纱厂工人罢工和组织以大康纱厂工人为主的数千沪东日商纱厂工人的游行示威,后因遭中西巡捕等阻挡而失败。此后,杨树浦工人识字学校被查封;韩念龙也遭通缉,但他仍继续积极参加革命活动。
2月中旬,全国总工会白区执行局决定成立日本纱厂工作委员会(简称纱委),加强日商纱厂的工运领导。韩念龙是纱委领导成员。到11月,纱委等发动沪东、沪西4万多日商纱厂工人举行反日大罢工,韩积极参与组织领导工作,罢工取得了重大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韩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39年起任中共崇明工委委员,崇明抗日自卫总队政治部主任,崇(明)启(东)海(门)常备旅政治委员,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政治处主任,苏浙军区特务团政治委员、新四军苏浙军区三纵八支队政委、三纵政治部主任等职。
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军调部驻淮阴第十七小组中共代表,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第三十三军政治委员,淞沪警备司令部副政委,参加了解放上海的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驻巴基斯坦、瑞典大使,外交部部长助理兼办公厅主任、外交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2000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