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故事
“新概念之父”赵长天

  ■崔鹤同  文

  1995年,上海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秘书长,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副会长赵长天,临危主持《萌芽》杂志。

  《萌芽》杂志创办于1956年,赵长天到《萌芽》担任主编时,这本文学杂志的发行量仅有1万多册。当时,为了摆脱生存危机,编委会决定改变编辑方针,选用更多适合中学生和高中生看的作品。

  起初,赵长天约了较为年轻的作家苏童写稿,但对于苏童的作品,学生还是觉得有些“陌生”,于是《萌芽》改而寻求中学语文老师推荐学生作文,但语文老师推荐的学生文章,学生也根本不看。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却不见成果之后,《萌芽》决定举办一个不一样的作文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一方面是挖掘稿源和文坛青年作家,另一方面也想借此吸引读者,让年轻人注意及阅读这份杂志,使得《萌芽》能够跳出市场困境。

  作文比赛同时也试图突破学校作文教育的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和抒发真情实感。

  《萌芽》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主旨定为“新思维”“新表达”和“真体验”,正是为了区别于传统的较为呆板的学校作文教育。

  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新概念作文大赛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中国著名大学联手。大赛的第一和第二届承诺得奖者可以免试进入大学,这也是“新概念”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

  参赛者锁定30岁以下的学生和青年人,赛制分为初赛和复赛。初赛由作者提交作品,再由评委评审选拔至复赛;复赛的目的是为了“验明正身”,得到复赛资格的作者赴上海参加统一的现场比赛。

  当时韩寒参加了两届新概念,第一届一等奖,第二届是二等奖。

  富有戏剧性的是,韩寒第一届初赛时来了,复赛的时候却没有来。当时大家就想,“初赛文章不是韩寒写的,文笔太老练了,他不敢来了。”而那天下午三点钟就开颁奖大会,上午10点左右,评委把一等奖获奖者的名单都定好了,没有韩寒。

  当时有两个评委,一个是叶兆言,一个是陈思和。他们说,韩寒文章真是很不错,如果真是他写的,那没得奖太可惜了,要不你们打个电话再确认一下?于是赵长天就问评委们同意不同意,因为这是首开先例,同意就打电话。评委一致同意。

  打了电话才知道,家住郊区的韩寒果然是没有收到复赛通知。电话后韩寒在父亲的陪同下赶到宾馆。本来复赛的题目是一个行为艺术,咬了一口的苹果。但是这个题目做过了不能再做了,一个编辑灵机一动,把一团纸放在杯子里,让韩寒就写这个情景。

  韩寒确实有灵气,等评委们吃完饭回来,他的文章已经写好了,叫《杯中窥人》,此文斩获一等奖,也使他一鸣惊人,从此步入文坛。

  《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这套书,当时在中学生中几乎人手一册。赵长天在前言中这样写道:“我们还将把‘新概念作文大赛’继续下去,出自年轻人之手的、充满青春活力和个性的佳作一定会源源不断产生,真是令人兴奋啊!”

  “新概念作文大赛”,迄今已经举行15届。年轻人因为这样的平台,才华被发现、被认可,从这里走出了众多怀有文学梦想的青年,其中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已经成长为青年作家的领军人物。作为“新概念之父”,赵长天功不可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生活·资讯
   第04版:图说·管乐节
   第06版:时尚·悦读
   第07版:五角场·文苑
   第08版:时尚·影视
“新概念之父”赵长天
鲜花港郁金香盛开
春之歌(四首)
杂色春天
大水边上
我在香港享受了长者待遇
顾陇务农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7“新概念之父”赵长天 2013-05-04 2 2013年05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