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2013年知识共享会上,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办公室主任宋军介绍,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患病率为8.2%。对此,钟南山院士认为,环境污染是诱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其中,PM2.5的危害不容小觑。有研究数据显示,PM2.5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慢阻肺患者住院率随之上升3.1%,因为这些携带大量毒性物质的细颗粒物能够进入肺泡,继而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钟院士指出,预防慢阻肺急性加重是慢阻肺防治的关键目标。
钟院士提醒广大患者:夏季是慢阻肺患者感觉最舒服的季节,也是慢阻肺患者稳定期康复治疗的黄金季节,为防止肺功能继续恶化以及进入秋冬后临床症状的急速加重,慢阻肺患者应在夏季这个稳定期抓紧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的主要处理措施包括戒烟、药物治疗和运动锻炼、长期氧疗、营养治疗等。
专家介绍,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香烟或自觉躲避二手烟、雾霾天等污染源,定期做针对性的医疗检查,是积极面对这种高发病率疾病的有效措施。 ■肖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