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夏季,是无证摊位扰民投诉的高发期。白天卖鱼卖菜的流动摊、晚上的夜排档,各类无证摊位乱设乱放,叫卖声、吵闹声不断,使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但当城管执法人员前来执法取缔时,一些围观者便以小贩也是为了生计而指责城管执法人员。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同情弱势人群无可厚非,但弱势人群为维持生计的同时也应该遵纪守法,讲公德。笔者每天晨练时,经常看到一些交通要道乱设摊现象。一些贩鱼卖虾的小贩不满足在人行道上吆喝,竟把摊位从人行道移到慢车道上。正逢上班高峰,公交车、私家车、助动车、自行车艰难驶过。车道上摊位前又围着许多前来购买的顾客,使交通状况“雪上加霜”,有时不免发生碰撞,甚至车祸。占路设摊者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也影响了大多数人的正常生活。
为此,城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乱设摊现象进行整治管理,是为了保持交通畅通,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也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我们市民对城管执法要换位思考,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共同维护城市的秩序安全和食品安全。
当然,在不影响交通安全和广大市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可在某些路段开设临时疏导点,引导小摊小贩前去经营。今年年初,殷行街道在原61路终点站开设了便民服务小商品疏导点,把原来在殷行路经营小商品的小商小贩引入室内,既改变了小商小贩“风餐露宿”的经营处境,也走出了城管队员“打游击”的执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