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大拇指,像车轮,放在眉头轻轻转……”在本溪路幼儿园里,大班的小朋友正跟着示范视频做幼儿视力保健操。全国首套针对3-6岁幼儿编制的眼保健操12月1日起,在本区内的8所幼儿园试点推广。
“小眼镜”增多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近视低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09年,本区联合学前教育机构以及卫生部门,开展《3-6岁幼儿近视、弱视影响因素调查及防治研究》课题,历时四年,并经过专家验证,编制出全国首套适合幼儿与家长操练的针对3-6岁幼儿眼保健操及其他研究成果。
首套幼儿眼保健操在参考中小学生眼保健操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年龄、教学特点,分为:眼球操、晶体操、穴位操。根据眼睛三联运动,眼外肌对近视、斜视的影响及中医经络原理,通过眼球运动,按摩眼部、头部相关穴位,调节眼内、外肌功能,促进幼儿视觉功能正常发育。记者了解到,本区8所试点幼儿园,现每日安排3至5分钟做眼保健操。
课题组负责人、本溪路幼儿园联合党支部书记孔周决告诉记者,本套幼儿眼保健操根据年龄段设置,中小班以眼球运动、放松视觉神经为主,适合眼球操、晶体操;大班则通过按摩穴位、刺激神经,增强眼部血液循环,适合穴位操。穴位操又分为儿童自己做操和家长同孩子互动的亲子操。
为减少做操的枯燥乏味感,每节操都配有可爱的名字,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孔周决说,学起来很简单,一般即使是小班的幼儿,花15分钟就能学会。课题组将通过一年时间进行试点比对,试点结果出来后,如可行,将在全区宣传推广。
应注意幼儿用眼卫生
儿童进食蔬菜荤菜习惯、采光环境、学习习惯、运动习惯……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课题组形成幼儿视力保健综合防治手册。
教室植物角、护眼大转盘、游戏“眼睛要休息”……四年来,课题组指导幼儿园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针对视力保护、近视预防的主题教学活动方案、环境创设方案、游戏方案,还制作了幼儿视力矫治玩具,视力养护保健食谱。
经过对本区50所幼儿园展开的两年半4次跟踪,普查5万余人次后得出的《杨浦区3-6岁幼儿视力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两年来幼儿视力不良状况得到有效干预,视力异常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四学期整体视力异常率从2007年下半年的32.5%,下降至2009年下半年的22.5%,两年中整体下降幅度达10%。
区眼防所副所长冯彦清提醒家长,眼保健操对眼睛有舒缓作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幼儿的用眼卫生,提高保护眼睛意识。在幼儿三岁之前,要避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和视频节目,三岁以后一天接触电子产品和视频节目不要超过半小时。
图为本溪路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在做眼保健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