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从市中心搬到莘庄去之后,我们的办公条件一下子就上了档次:宽敞的办公区,每人的格子间至少三平米,会议室宽敞明亮,开会的时候,一回头,能看见沙盘一样的街区,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不得已,大家都不愿跑那么远去办公室,每周开两次会都没法保证人都到齐,领导非常恼火。这个时候,手机上一个叫微信的APP适时出现,解放了我们,安慰了领导:每周开一次微信会。
每周在一个指定的时间,部门的人抱着手机,聚集在这个APP上,谈工作,谈计划,你一言,我一语,无声无息。此时,与会者或者歪在自家的沙发上,或者坐在地铁里,或者在异地出差。会议在这个APP里,忽略了空间,或者无限延展了空间。
虽然家里的电脑上都安装了远程办公系统,但是,因为用微信传送文档,总比远程办公系统简单直接,因此,单位每年花数百万元维护费的办公系统,跟那栋气派的办公大楼一样,在这个免费的APP的挤兑下,显得笨拙而无聊,成了一项令人无法容忍的资源浪费。
我的直觉是,这个野心勃勃的APP正在加快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吃喝玩乐包罗万象,购物打车服务到家。单位大楼的便利店里,收银台上“微支付九折”的告示,将这个APP的革命之火直接延烧到我们的钱包。同事老B对这个APP感恩戴德。自从他把私房钱全部藏进这个APP后,他那个善于探索发现的太太一下子迷失了方向。
当然,跟着这个APP而来的困惑也非常令人不爽。当一辆出租车嗖的一声从你挥动的手臂下过去,所有关于拒载的成文条款在这一瞬间土崩瓦解。而对我们部门领导来说,他的失落感在于在开会时,下属一边干着私活,一边消极回应,他的气场再也无法Hold住整个开放的会场,而微信电脑版提供给他的289个表情,远远不能准确传达他的情绪,这一点也让他格外沮丧。
因此,从这个意义来说,这个APP的革命尚未成功,微信仍需努力。不过我乐观地估计,总有一天,久经修练的它,必将成为准确及时传达领导脸色的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