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风物
外白渡桥的记忆

  ■叶枫文

  上海的桥很多,最有名最有故事的,要数外白渡桥了。因为儿时一次突然的事故,外白渡桥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年我七岁,上海还没解放。但是,上海乱哄哄的,弄堂里谣言满天飞。父亲做油漆工,阿姨(我一直这样叫她,因为在老家我有生母)在织袜厂做工,连我一家三口,勉强度日。 

  阿姨只比我大10岁,父亲是在麻将桌上认识她的。他俩如胶似漆。她父母坚决反对,将她锁在阁楼上,她从天窗逃出,偷偷在南市租房与父亲同居。她父母与她断绝来往。后来,苏北战事吃紧,祖父为保长孙安全,派人用小船将我送到父亲身边。令所有人吃惊的是,为了不离开父亲,她竟然愿意接收我。到了第二年,她说动她的表姐做她父母的工作,并说她已怀孕,要求这一年中秋节回娘家赔罪。 

  阿姨的表姐说服了她的父母。于是,阿姨备了厚礼,包括两盒杏花楼月饼,一只金华火腿,带着父亲和我回娘家。她说,原本可坐8路有轨电车或17路公交车到虹口公平路或唐山路下车。但为了有派头,更隆重些,便决定叫一辆三轮车。我很兴奋,第一次坐三轮车。车上要放礼品,还要坐三个人确实有点挤,好在阿姨苗条娇小,我人也精瘦,站在他们身后,占地方不多。两摞礼品放在脚头,父亲和阿姨全力看护。 

  三轮车夫是个一身肌肉的壮汉,没有多长时间,就从中华路踏到了黄浦滩(当时,中山东一路叫黄浦滩,中山东二路叫法兰西路)。到了白渡桥头,乘客要下车,三轮车夫踏不上陡坡,桥过不去。但,这时会有衣衫褴褛的十多岁小孩,拥上来争着帮你推车,乘客可以不下车,到了桥上给孩子们一点零钱。几个孩子在车厢后齐发力,一口气将我们坐的三轮车推到桥上。阿姨这天心情好,给了孩子们两角钱。尽管当时三轮车夫右手压着刹车,但下坡速度还是非常快,我兴奋极了,在车上手舞足蹈!乐极生悲。到现在,我也没弄清,我是怎么从三轮车上摔下来、车轮又怎么从我腿上压过去的。总之,我右腿骨折了! 

  不知父亲和阿姨听了哪位土郎中的话,竟然没有到医院上夹板,而是用厕所的尿垢敷在我红肿的小腿上,再用干净白布紧紧包上。为了省钱,他们不怕臭气熏人。幸运的是,三个月后,我的腿伤好了。我的骨折,究竟是尿垢治愈的,还是自然愈合的,一直是个迷。 

  我的父亲、阿姨,还有解放后与父亲离了婚的生母,早就去世了,但是每年中秋节吃月饼,我都会想到外白渡桥,想到父亲和阿姨给虹口外公外婆送月饼为私奔赔罪的故事,似乎闻到我治疗骨折时尿垢的恶臭,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一条记载纺织业兴衰的马路
外白渡桥的记忆
古镇夜色
轧螺蛳的男人
沐浴在自然的光影里
科学预见的力量
杨浦时报五角场·文苑08外白渡桥的记忆 2015-01-27 2 2015年01月2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