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间曾把正月初七叫做“人日”

  据新华社  正月初七,传说这天是人类的诞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间曾把这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民俗专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祈福纳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对“人”本身的尊重。

  专栏作家、天津民俗专家由国庆介绍说,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最初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诞生了鸡、犬、豕(猪)、羊、牛、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

  据介绍,“人日”这天的民俗活动较早出现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汉魏以来,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断扩展涉及祭祀、庆祝、文化、服饰、出游、饮食等多层面多领域。

  由国庆说,南朝的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两汉魏晋时代江南民众过“人日”的习俗:“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羮,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意思是说,人们在初七要吃七种菜的菜羹,“羹”与“更”谐音,取更新之意,有求吉纳祥的美好象征。那时,江南人人在这天还要戴上“人胜”装饰品,是用五彩丝织品、彩纸剪出的花样或人形,更高级的则用金箔镂空成人形。除了戴在头上,“人胜”饰品也可贴在屏风上、窗户上,非常漂亮,意在祛病、辟邪、消灾,在新春讨个好彩头。缘此,“人日”也被称为“人胜节”。

  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是讲究美食的好日子,“人日节”自然不例外。在广东江门、新会、鹤山、开平等地,每逢“人日”到来,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人日菜”,有的地方也俗称“吃盆菜”,以祈求新春平安大吉、丰衣足食。值得一提的是潮汕人吃“七样羹”的风俗,七样羹也叫“七宝羹”,一般常规是将春菜、生菜、芹菜、芥菜、葱、蒜、白萝卜(红萝卜)等一起煮食,寓意新春发财,生活和美。

  民俗专家表示,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对“人日”的风俗越来越陌生,相关的节庆活动也几近消逝,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习俗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凭吊诗圣,吟唱诗歌,赏梅祈福。  ■周润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报周末·艺术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图说
羊年春节电影票房超17亿元
纽约爱乐乐团的中西合璧乐章
圣彼得堡市木偶博物馆陈列的木偶作品
舞蹈活化石“傩舞”新春展活力
北京国际电影节增“MPA大奖”
民间曾把正月初七叫做“人日”
“20世纪俄艺术家在中国”开展
天王寺修缮完毕露“金颜”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民间曾把正月初七叫做“人日” 2015-02-28 2 2015年02月2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