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方破获一起合伙职务侵占案
“批量”侵吞1847部手机,奢靡消费挥霍400余万元

  ■记者 周琳

  本报讯 在手机销售市场,“批量”业务一直受到销售人员的追捧。所谓“批量”,其实是部分通信公司面向大客户的优惠措施,这不仅包括了话费方面的优惠,有时还会向签定长期话费合约的客户附送手机。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销售人员刻意隐瞒赠送手机优惠政策,将附赠手机占为己有,并私下出售套利。近日,杨浦警方侦破一起合伙非法侵占公司手机案件,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3名。

  陈某是本市一家通信公司营业厅手机柜台销售员,他对既能快速完成工作指标、又有额外收入的“批量”业务十分重视,却苦于手头没有固定的大客户资源。长期追求高消费的生活方式,让逐渐入不敷出的陈某盯上了柜台中的一部部手机。

  2013年3月起,陈某在伪造大量长期话费合约后,通过公司网络平台,将其负责销售的200多台手机标注为“批量”业务,并随即私自倒卖,非法获利50余万元。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行径,几天后,陈某又以客户取消合同为由,通过网络平台把这些“批量”手机的状态改为“已返还”。因此,在通信公司的网络清单中,被陈某倒卖的200多台手机显示仍为“在营业厅柜台”。

  非法获取暴利后,见没有人发现自己的行为,忘乎所以的陈某不仅购置了汽车、名表等奢侈品,还经常出入酒吧、会所等高消费场所,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而当非法获利钱款被挥霍一空后,他又故伎重演,再次在网上腾挪数据后倒卖公司的手机。考虑到自己负责销售的手机数量有限,陈某以经济利益为诱饵,与同事互相勾结,先后多次从公司其它营业厅调拨数百台手机进行倒卖。

  去年年底,因公司内部业务调整,陈某工作的营业厅被撤销,通信公司对营业厅货物和账目开展盘点。走投无路的陈某,自感弥补不了巨大的“窟窿”,无奈之下向区公安分局长白新村派出所投案自首。

  根据陈某交代的情况,办案民警多次走访通信公司、银行等单位,先后调取收集了公司网络系统流转明细、提货证明、销售记录以及银行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今年初,民警将通信公司另一名销售员康某及一家手机店经营人员齐某抓获归案。

  到案后,犯罪嫌疑人陈某、康某两人供述了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公司各类手机1847部,并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倒卖给手机店主齐某的犯罪事实,累计案值690余万元。而至案发之时,其中400多万元的非法所得已被挥霍无度的两人消耗殆尽。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齐某已被依法逮捕,犯罪嫌疑人康某被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专题·经济普查
   第04版:专题·经济普查
   第05版:专题·经济普查
   第06版:专题·经济普查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提升运用法制思维管理社区能力
重视人才培养 提高协商水平
推进网购“一人一物一确认”
图片新闻
警方破获一起合伙职务侵占案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警方破获一起合伙职务侵占案 2015-03-17 2 2015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