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毕业通过考试直接进入公务员系统、或是缺乏基层工作阅历的新录用公务员,往往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深入,在工作经历上又缺少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怎么让他们密切联系群众,在工作中培养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公仆意识?如何让他们更好地锻炼才干、历练品质,学习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
去年9月,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区公务员局联合发文,要求各部门(单位)对符合条件的新录用公务员在试用期结束后的三年内安排其参加为期一年的基层实践。街道(镇)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的窗口岗位、居委会、社区建设一线岗位,或是本部门(单位)下属企事业单位或基层单位的窗口——从去年11月开始,首批10名不满二年基层工作经历的新录用公务员被“送”往一线。
“踏踏实实接地气”
区民政局基政科的科员丁文杰,已经在大桥街道广杭居委会干了半年的“小巷总理”,从指导居委会工作的基政科直接到了居委会,业务倒很是对口。广杭居委会主任顾家祥用“雪中送炭”四个字来形容小丁刚到基层时的情形,当时正巧碰上居委会进行实有人口社区管理信息录入工作,居委会干部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和原有纸质台帐陈旧等原因导致原来的录入信息错漏度很高,丁文杰天天帮着找“虫子”(BUG)解决问题,刚去就成了大功臣。杨树浦路1455弄某栋楼燃气接口泄漏,因为修缮方案会破坏其中一户家庭的新装修设施而迟迟不能开工,导致整栋楼被停了燃气,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居民怒气冲冲找到居委会,从联系燃气公司到说服居民、安抚众人情绪,全程积极参与化解矛盾,顾家祥默默看在眼里,最后给了小丁一个“踏踏实实接地气”的评价。
这次的基层实践工作有着严格的要求,防止“走过场”,也不能做“旁听生”。他们每个人不仅要向身边的居委干部、带教老师学本领,还要直接跟群众打交道,体味群众的酸甜苦辣。半年下来,他们最直接的感受是:“群众的诉求很急切,按照以往处理事情的方法和知识是行不通的,真的需要在实战中积累经验。”
踏踏实实接地气的不止丁文杰一人。来自档案局的谷月,大学一毕业就通过考试进了现在的单位,在长白新村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窗口基层实践的这半年,是她跟社区老百姓打交道最多的时候。她说,办理居住证和社保卡业务是程序性工作,但关键在于自己首先要对各类政策和流程烂熟于心,新手也不能在群众面前“掉链子”。慢慢地,新手变成了熟练工,半年时间谷月总共在窗口帮居民办理了2500多张证件,这个来自东北的姑娘,还附带学会听懂了所有和办证业务相关的上海话。
在联系群众中加强队伍建设
根据杨浦区新录用公务员基层实践工作实施意见(试行),参与基层实践的新录用公务员,还需要在一年基层实践期间开展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结合自身岗位或基地锻炼岗位开展社情民意调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现状、瓶颈和发展趋势,提出有建设性、操作性的措施办法,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另外,还需认真完成“六个一”的工作任务:记好一本工作笔记,完成一篇调研报告,撰写一个工作案例,提出一个合理化建议,参与一项实事工作,参加一次较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
来自审计局的王琦,在杨浦商贸公司期间,沉下心来,以扎实的专业知识认真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动去商业网点现场了解情况。杨浦商贸集团管理着1000多个网点,她实地走访,排摸情况,针对网点种类复杂多样,租户层次跨度大的实际情况,以《论信息化管理在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应用》为题开展课题调研,对具体管理方式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缺乏基层工作经历的新录用公务员,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无法结合基层实际提出意见、建议,也缺乏将机关的政策措施落实到基层的有效手段。”区人社局副局长殷月梅说,通过本单位的工作实践和一年时间的基层实践工作,希望他们把工作在形式和内容上、宏观和微观上有机结合、贯通起来。这种体验式的实践锻炼,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情怀,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不良作风,回到工作岗位后更好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