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题采风。2013年8月,邀请沪上诗词名家齐聚杨浦,走访杨树浦水厂、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区规划展示馆等,实地感受杨浦的“三个百年”历史文化底蕴和未来发展规划。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学会会长褚水敖表示,上海杨浦发电厂曾有远东第一大烟囱,如今烟囱已无踪影,而世人仍时常忆及,赞其足具追求光明精魄。由此感慨,遂起诗兴”,作诗《烟囱精魄》。市诗词学会副会长胡晓军则以一首《少年游·国歌》感怀于国歌展示馆传达的气节与精神。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中行则在采风后题写藏头诗一首“知秋一叶听风雨,识物观天万里霞。杨树路南灯灿烂,浦江桥北月光华。魅由景出重重味,力自民生处处花。无数精英高校里,穷通妙理在桑麻。”
二、线上线下作品征集。2013年8月,通过区文化局新浪政务微博和区属媒体向社会征集古体诗词作品,共收到市诗词学会60余名会员的作品99首、来自网络投稿近80位作者的作品200余首,最终149件诗词作品入选。同时,邀请市书协、区书协及杨浦画院的书画家对这些体现杨浦今日风貌的格律诗、词,楹联作品进行再创作,中国书法家协会资深评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亲笔题字领衔,刘小晴、戴小京、李静、丁申阳、宣家鑫、潘善助、毛国伦等沪上当代知名书画家积极参展,最终收获诗词书画作品124幅。
三、原创诗词书画作品展。2013年11月,“中国梦·诗书杨浦情”原创诗词书画作品展在区文化馆开幕,展出了“中国梦·诗书杨浦情”原创诗词书画作品124幅,观展者逾7500人次。古体诗词和书法艺术的融合、诗家和书法家的合作是展览的最大特点,在201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期间开展的此次展览,是继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书法大赛后杨浦市民艺术生活中的又一件雅事,也是首届上海书法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
四、编印作品合集。为了让更多市民欣赏到原创诗词书画作品,区文联出资编印了《“中国梦·诗书杨浦情——原创诗词书画作品集》。首批印刷800册,以满足广大诗词、书画作者和爱好者的收藏需求,并通过区政协手机短信推送平台向区政协委员推荐。“中国梦·诗书杨浦情”原创诗词书画作品展举办期间,邀请市、区多家媒体参与动,中国上海、上海杨浦等政府网站也对活动信息进行及时发布。
五、原创诗词歌咏朗诵会。2014年1月16日,作为“中国梦·诗书杨浦情”主题系列活动之一的“中国梦·诗话杨浦情”原创诗词朗诵会,在区文化馆举行。朗诵会分为“有梦今昔,杨浦奇迹”、“镰锤为公,旷古山河”、“万里河山,盛世中国”三个篇章,表现出杨浦人爱杨浦、爱党、爱国的情怀。
六、作品巡展。为了让更多市民欣赏到“中国梦·诗书杨浦情”的优秀书画作品,区文联、区文化局自2013年11月下旬起在新浪政务微博定时发布作品图片,在网上进行作品展览,网络阅读总量109716次;此外,还将作品制作成宣传展板,到社区巡展。
据统计,“六个一”系列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7930人次,通过报纸和网络及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的人群近35万人次。活动以各种艺术形式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