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沪上首个广播级高清智能法庭,在区法院正式投入使用。区法院副院长张建民担任审判长,在新建成的广播级高清智能法庭内,公开审理了一起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栏目组、上海电视台《法庭纪实》栏目组等媒体到场录制采访,使用法庭录音录像设备现场采编节目素材,取得良好效果。
“法庭的信息化设备非常高大上,老百姓能清晰、及时地看到庭审直播,既能了解庭审过程,提高大家法治意识,又能实现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力。”一名参与旁听的居民,对广播级高清智能法庭赞不绝口。
今年初,区法院积极贯彻落实《上海法院信息化建设三年规划》和法院新闻宣传工作要求,全力推进广播级高清智能法庭建设。实施建设时,区法院注重经济实用,不断完善改造方案,提升设备实用性和扩展性,充分考虑支持多种视频格式、接口设置和多媒体实际运用,使法庭除能满足同步电视直播、网络直播外,还具备远程提讯、质证、开庭等功能,避免二次建设。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为达到电视直播效果,并最大程度减少建设成本,区法院专门邀请专业公司设计改造方案,在保持法庭基本格局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电视直播要求更新了广播级高清摄像机等建声设备,并特别安装了“5+1”高清摄像机位布局、专业广播级灯光系统、专业拾音系统、信号返看系统等演播室专业设备。法庭经信息化升级后,居民可坐在家中收看高清晰、高音质的庭审直播。
在法庭改造过程中,区法院还听取业务庭室意见、建议,从方便一线审判角度出发,通过升级系统、加装硬件等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之前存在的“法官发现庭审笔录问题,却无法实时提醒书记员”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