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地名志》记载:“19世纪末叶后,人口增多,工商繁荣,‘杨树浦’遂逐渐成为区片名称,为使区片名和河流名有所区别,将河流杨树浦改称杨树浦港。”由此可见,“杨树浦”原为河流名,直至百余年前,才渐渐过渡为区片地名。
杨浦区原为上海县高昌乡的僻壤农村,上海开埠后,公共租界先后于1863年和1899年将区境的黄浦江沿岸10.89平方公里划入租界。抗战胜利后,旧上海市政府共设置30个区,其中第20区即为杨树浦区。
1950年6月,新生的人民政权改杨树浦区为杨浦区。此后杨浦的境域又经历了数度变迁,最终成为上海中心城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现有城区面积60.61平方公里,区域常住人口132万。2010年1月,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0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