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评论
上一版
3
4
下一版
环保造假应引入顶格处罚机制
言论观点
私人“承包”城管太荒唐
“寻租黑箱”
高校“更名潮”因何而起
“政府债务性公路”不能再“统借统还”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 出版
|
首页
|
导航
|
联系我们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寻租黑箱”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一起涉“内鬼车牌”流出案:在前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有关公职人员通过内外勾结、伪造票据等手法,骗取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近5000张,价值高达2亿余元。如此“微权巨腐”现象令人咋舌,也再次发出警示,权力只有在阳光下公开透明运行,滋生腐败的寻租黑箱才会消弭于无形。
■新华社 商海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环保造假应引入顶格处罚机制
言论观点
私人“承包”城管太荒唐
“寻租黑箱”
高校“更名潮”因何而起
“政府债务性公路”不能再“统借统还”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杨浦时报
评论
05
“寻租黑箱”
2015-06-16
2
2015年06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