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生活·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推进“3411金才方案”

  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书记孔庆伟近日在“2015陆家嘴论坛”就“金融人才发展环境的营造与优化”发表演讲时透露,上海将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分步推进实施“3411金才方案”,到2020年上海的金融人才数量将达到50万左右。

  据介绍,3类人才就是与上海全市重大人才计划相配套衔接的“领军金才、海外金才、青年金才”,这3类人才及其团队能引领行业发展,是聚集重点;4个平台就是“开发、交流、服务、宣传”平台,这是为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设计的服务载体;1个计划是“金才云”计划,集数据采集、挖掘和应用“三位一体”,这是做好金融人才工作的“大数据”基础;1系列政策环境就是以“一城一带一区”(陆家嘴、外滩、自贸试验区)为重点打造金才政策环境。

  孔庆伟认为,人才是第一资源。没有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金融人才队伍,不仅难以完成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这一国家战略,也难以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现代金融服务。

  “人才跟着环境走。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孔庆伟表示。上海金融企业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不仅要靠金融企业的小环境,更要依靠背后的大环境。

  与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城市相比,上海金融人才发展的大环境还不够优化,反映在人才队伍上,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人才数量。上海目前有35万左右金融从业人员,约占上海全市从业人员5%,而这一比例在国际知名金融中心城市一般为10%,上海金融从业人员总量还不能满足金融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二是人才结构。传统金融类从业人员占比60%以上,创业投资、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人才比较紧缺,金融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领军人才数量不足,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三是人才国际竞争力。目前,上海国际化金融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国际背景、国际经历)尤其缺乏,其占金融人才的比例不到2%,而新加坡则达到20%左右。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上海170多年的开埠历史表明,开放是上海最大的优势和机遇。上海的金融业越开放,就越能发挥金融中心城市的功能,就越有利于吸引集聚各类优秀金融人才。

  其实,近年来,上海金融加快开放创新,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金融机构的集聚,使得金融人才的事业舞台不断扩大,人才事业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优化。截至2014年末,上海各类金融机构已达1405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419家,占30%左右。

  国际经验表明,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初期,政府大都对人才的集聚进行积极引导,而随着金融中心建设的不断深入,政府对人才集聚的直接介入将不再具有效率及规模优势,政府需要逐步退出微观的人才管理,过渡为行使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的伦敦、纽约、东京、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都十分注重人文环境、交通设施、城市规划、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建设。

  对金融人才公共政策、公共服务及产品的提供力度的加大,在上海商务成本不再具有优势、各地人才政策优惠趋同的背景下,也让上海金融人才发展形成了新优势。

  “政府应当在人才发展环境中承担责任,对此已经形成了共识,但需要强调的是,政府承担责任绝不意味着越俎代庖,代替企业去选人用人。”孔庆伟说。

  孔庆伟认为,政府人才工作的根本目标是通过社会大环境的营造和优化,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激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
   第03版:要闻·综合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生活·悦读
   第07版:生活·资讯
   第08版:五角场·文苑
上海推进“3411金才方案”
《上海市规范家电维修服务业实施办法》颁布
香港迪士尼收费区禁用自拍杆
沪结束150年人工煤气历史
跨境物流Wish邮落沪
“9号线服务标准化”通过验收
2015年杨浦区人民调解员招聘启事
广告
杨浦时报生活·资讯07上海推进“3411金才方案” 2015-06-30 2 2015年06月3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