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法西斯投降,经过14年英勇斗争和浴血奋战,中国抗战全面胜利。在全民抗战的浪潮中,《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文化界抗战产生的有力武器,鼓舞亿万国人奋勇杀敌。“我们万众一心”——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暨《义勇军进行曲》诞生80周年专题展正在国歌展示馆进行,以文字和图像带领参观者重温抗战历史,感受英雄先烈的动人事迹。
《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在上海文化抗战的浪潮中,戏剧、电影界挺身而出。1933年3月,成立由夏衍、阿英等人组成的电影小组。1934年,电影小组建立左翼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影业公司。1935年初,电通影业公司从斜土路搬至原荆州路405号,在这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就是《风云儿女》。
《义勇军进行曲》便是《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引起了广大群众的热烈反响,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时代号角,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九·一八”事件始末
日本军国主义为实现征服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的战略目标,于1931年在中国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了侵略中国的局部战争。
继侵占东北后,日军先后攻占山海关、热河,进攻长城各口,威逼华北。日本侵略者步步紧逼,国民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国策,全国各阶层人民发出了救亡图存的沉痛呼声。在中华民族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反革命军事“围剿”的极端艰苦条件下,号召全国人民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组织和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
“一·二八”淞沪事变到全民抗战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及经济中心,是首都南京的门户,也是英美在华利益最集中的地区。日本为逐步实现其侵占中国的目的,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周密准备,先后发动“一·二八”事变及“八·一三”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1月28日深夜23时30分,日本在上海又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发动对于淞沪地区的武装进攻。中国爱国军民奋起抗击,进行了英勇悲壮、威震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这次抗战给了猖狂进犯的日本侵略军沉重一击,大大振奋了上海乃至全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淞沪会战始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历时三个月。广大官兵以劣势装备,与优势装备的敌人拼搏,毙伤日军4万余人。
上海军民在抗战中不畏强暴和顽强战斗的意志以及所取得的部分胜利,在中国的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面对日本侵略加剧和中华民族危机加深的严酷事实,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形成了团结抗日,共赴国难的局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
“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让这段抗日的历史事实为人所知,特别是让没有亲身经历过这场战争的年轻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国歌展示馆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图片展展期至7月31日,接下来将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巡展,希望通过讲好文物故事,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在东方主战场作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