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公布最新发现的抗战时期外滩影像
被编入《世界的外滩》纪实短片

  据新华社记者7月7日从上海广播电视台下属上海音像资料馆获悉,一批最新发现并整理完成的抗战时期外滩活动影像画面7月上旬在上海公布。这批珍贵的纪录片影像素材已被编入《世界的外滩》纪实短片,于近日举行的“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首映。

  在这批珍贵影像画面中,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后,炸弹落至外滩,一枚砸穿了当时汇中饭店的屋顶,一枚落在沙逊大厦门前,现场的惨状及善后处置画面持续10多秒。随后是一段罕见的“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上海外滩外白渡桥管制状况”的影像。

  这段流畅的画面显示,“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英美军队仍驻守在外白渡桥靠近外滩建筑群一侧,即苏州河南岸。而日本侵略者因占领了苏州河北岸及杨浦、虹口一带,其部队也旋即在外白渡桥的另一侧设立哨卡,对过往各国民众进行训诫、盘查等。

  这批影像画面与史料记载一一对应起来。在二战史上,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早前已攻占上海苏州河北岸的侵华日军越过外白渡桥,正式占领外滩,进而导致上海彻底沦陷。

  上海音像资料馆规划部主任汪珉分析,外滩自19世纪开埠以来,成为见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历史地标之一,今天从世界的眼光看这批新发现的影像,可以更直观地让人了解侵略者的罪行和战争的残酷。他说:“战争的爆发,不仅危及当时中国人和在华各国侨民的生命安危,同时也对当时外滩一大批新建的经典建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据了解,此次上海音像资料馆发布的最新抗战影像画面,主要来自于该馆2014年赴美挖掘的、相关机构收藏并修复的新闻纪录片素材。经鉴定,这些素材拍摄于1937年10月至12月间。

  在“国际视野中的都市人文遗产研究与保护”研讨会上,来自中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的历史学者、人文遗产保护专家等对二战后世界各大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经验进行整理,并提出面向未来的保护建议。专家还呼吁,应当更加重视挖掘目前仍散落在世界各地的珍贵历史影像画面。■许晓青 周文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第03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4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5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6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7版:时报周末·文苑
   第08版:时报周末·图说
“皇冠上的明珠”为何遭遇生存尴尬
图片新闻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闭馆维修
7月12日起举行7场音乐会
被编入《世界的外滩》纪实短片
世界遗产名录新增24处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文化05被编入《世界的外滩》纪实短片 2015-07-11 2 2015年07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