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报周末·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倾听历史留声 国歌从这里唱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抗日老兵拿着首张国歌唱片讲述《义勇军进行曲》在当年所发挥的作用
聂耳儿时用过的笛子、军号
赵丹饰演聂耳用过的小提琴
国歌纪念广场
▲制作《义勇军进行曲》首张唱片的机器
聂耳作曲的原稿
田汉回忆《义勇军进行曲》创作过程的文稿手迹
聂耳、田汉
国歌展示馆内所还原的《风云儿女》拍摄现场

  ■毛海萍 文 种楠 朱良城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耳熟能详的歌词与雄壮的旋律,无数次地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我国国歌诞生80周年,国歌其实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2009年,在杨浦区荆州路拍摄该影片的地方建成国歌纪念广场及国歌展示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把其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1944年,这首歌成为了印度德里广播电台对华广播的开始曲。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它一度成为“八百壮士”孤军营内鼓舞士气的战歌之一。

  1935年,《风云儿女》上海首映,电影主题曲男声齐唱《义勇军进行曲》首次与公众见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义勇军进行曲》在东南亚地区广为传唱。

  1945年,美国米高梅公司拍摄抗战题材电影《龙种》,这首歌成为电影中的插曲。

  1932年,“一·二八” 淞沪抗战在上海发生,左翼文化人拍摄电影《风云儿女》。

  2006年7月,为了整合上海市与国歌有关的红色历史资源,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杨浦区委、区政府在市委宣传部和徐汇区、黄浦区的支持下,整合三个区及全市国歌有关资源,在杨浦区荆州路拍摄《风云儿女》影片的地方建设国歌纪念广场及国歌展示馆。2009年,中国首座国歌纪念广场在杨浦正式落成,位于其间的首座国歌展示馆亦正式开馆。

  在国歌诞生地设立纪念馆,缘于一位杨浦区政协人士。曾是杨浦区政协委员的钱峻崖,因了解到国歌与此地的关联,提交了一份《关于设立<国歌>诞生地纪念馆的建议》的提案。钱峻崖憧憬着,如果把杨浦的国歌纪念馆,与同处上海市区的这些相关历史建筑资源整合串联起来,将完整呈现《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及传唱的时代脉络。

  国歌纪念广场占地约2.7万平方米,是一个大型开放式圆形广场,寓意《义勇军进行曲》从上海唱响后,传遍大江南北。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特的主题雕塑,其造型为一面经过战争和历史风云洗礼的国旗,另一面则为充满造型肌理和斑驳色彩的国旗。

  坐落在国歌纪念广场西南面的国歌展示馆,总面积1500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由序厅、国歌诞生厅、国歌纪念厅等六个部分组成。据介绍,该纪念馆运用目前世界先进的48声道环形影院、16米长的“记忆之墙”等最前沿的高科技多媒体技术,通过400多件文物、文献和历史照片,包括国歌词曲作者田汉、聂耳的亲属捐赠的《义勇军进行曲》创作手稿等珍贵史料,全面展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背景和过程、传唱和影响、被确定为国歌、国歌作者、国歌故事等知识,成为展现中国国歌魅力的平台及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

  国歌展示馆里有很多珍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聂耳所拍的照片,内容是“一·二八”事变后,日军侵略上海的景象。“一·二八”事变后,电影制片厂要去战地取景,聂耳拿着相机,在江边碰到了两个美国哨兵,便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美国哨兵备感亲切,允许他到黄浦江边拍照。此时,有两个日本兵过来了,看到聂耳在拍日本军舰,想要将他带走。这时美国兵当了回和事佬,建议聂耳把相机里的底片抽掉,日本兵这才罢休。聂耳佯装要感谢美国兵,掏出备用胶卷为他们拍照,身体一转,就把黄浦江上的日本军舰拍了下来。

  国歌展示馆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将结合《义勇军进行曲》诞生80周年开展系列宣教活动,拓宽征集渠道,采取社会捐赠、购买、复仿制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征集《义勇军进行曲》以及抗战等相关文物、藏品,新征集灌制于1950年的第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唱片及《支那事变画报临时增刊》33辑,进一步丰富和优化了陈列展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周末
   第02版:时报周末·悦读
   第03版:时报周末·资讯
   第04版:时报周末·特刊
   第06版:时报周末·文化
   第07版:时报周末·健康
   第08版:时报周末·文苑
倾听历史留声 国歌从这里唱响
杨浦时报时报周末·特刊04倾听历史留声 国歌从这里唱响 2015-07-18 2 2015年07月1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