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妄想在短期内灭亡我国。全国人民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战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挽救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人民编写了许多歌曲歌颂他们。其中有一首歌,曾经广泛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每一个爱国青年,几乎人人都会高唱这首壮歌: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四方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同胞们起来,快快赶上战场,拿起八百壮士做榜样。
中国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不会亡。
雄壮激昂的旋律,激励着千千万万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它又如同战斗号角,鼓舞着无数战士“拿八百壮士做榜样,宁愿死,不投降”,以自己血肉之躯去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歌声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决心!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在沪日军多次制造事端,不断挑衅,战争处于一触即发状态。1937年8月11日深夜,时任88师262旅中校参谋主任的谢晋元奉命组织该旅524团从无锡出发,开赴上海。
8月13日上午,日本海军陆战队对524团一营阵地发动了进攻。当时日军依仗海陆空军优势火力,狂妄叫嚣:“三天占领上海,三个月内灭亡中国”。敌人的狂妄野心激起了我军将士的无比义愤,全军同仇敌忾,英勇战斗。14日,我军由空军掩护,发动全线反攻,作战10天,就攻克敌盘踞的虹口、江湾、杨树浦等多处据点,一举将敌人分割包围。日军面对失利,撤换了指挥官,并从本土急调精锐师团和军舰增援。当时,在沪日舰已达30余艘,飞机数百架,总兵力达20万。日军利用其海空军优势,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避开我军主力,从吴淞口、张华浜、浏河等多处登陆,从外围包抄上海。我军将士在吴淞、宝山、月浦、浏河、杨行、罗店等水网地带,在无山峰和高楼的不利地形下,层层阻击,英勇顽强地与敌拼搏,以重大牺牲作代价,消灭日军数万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0月26日,我军为保存实力全线撤退。为掩护五十万大军西撤,88师孙元良师长受统帅部命令,要求选派一位坚定果敢的军官,率领一支小部队据守要点,担任掩护。并要求坚持一定时日,以争取月底召开的九国公约会议谴责日本侵略行径,引起国际舆论对中国抗战的同情和声援。执行这一艰难而危险的任务,唯有勇敢机警和抱定必死信念,方能完成。
孙师长经郑重选择后,命令谢晋元率领524团一营断后掩护。谢晋元接到师长手令,表示决心以生命报效国家,誓死完成任务。他立即会同第一营营长杨瑞符少校通知各连向四行仓库集结。
四行仓库是金城、大陆、盐业、中南四个银行堆栈,位于苏州河北岸新垃圾桥(现西藏路桥)西面,是一幢六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仓库内储存了几万包粮食、牛皮和丝茧等物资。由于墙厚楼高,易守难攻。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杨瑞符即对官兵作了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一块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国土,还说,我们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支孤军,我们全体官兵要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当时全体战士情绪激昂,按命令分头设防,用仓库储存的物资和沙包将底层门窗全部堵死,二层以上窗口堵塞一半,以利投弹射击;同时切断电源,既便于部队隐蔽,又能阻止敌人利用电线纵火;仓库东南角有一个烟杂店,第一连奉命打了墙洞与之相通,店外堆满沙袋,楼上留一窗口,以机枪警戒,以便与对岸新垃圾桥北堍的英军碉堡通话。同时,谢晋元命令各连清点人数,造好名册,以便牺牲后,按名册上报,优抚家属。他还组织一支敢死队,亲自掌握,以防万一。并在仓库外布置一支部队,沿苏州河边仓库两侧布置工事,阻击敌人。待一切部署完毕,已近天亮了。
27日下午2时,大批敌兵开始进攻。谢晋元在楼上窗口见敌接近,即下令开火。仓库上下形成交叉火力,杀伤大批敌人,并炸毁敌战车两辆。激战两个多小时后,警戒部队退入仓库。敌兵企图跟进,堵门攻击,我军从楼上窗口扔下大批手榴弹,敌遗尸溃逃。以后敌军小批部队轮番进攻,在我军扫射下,死伤累累。第一天战斗,我军共消灭敌兵80名。
驻守新垃圾桥的公共租界英军,见我壮士孤军死守四行仓库,身处绝境,从27日晨开始,多次婉劝我军卸去武装,退入租界,并保证我军人身安全。对此,谢晋元坚决予以拒绝。他说:“我们是中国军人,宁愿战死在闸北这块领土之内,也决不放弃杀敌的责任”。又说:“我们的魂可以离开我们的身,枪不能离开我们的手。没有命令,我死也不退”。英军听了这番可歌可泣的话,对八百壮士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示万分钦佩与同情。
租界上的民众从隔河传来的猛烈的枪炮声中,知道了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英勇杀敌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深受鼓舞,纷纷汇集在苏州河南岸和附近高楼上纳喊助威。他们不顾流弹横飞,见我军消灭了日本侵略军,就一齐拍手欢呼,高声叫好;见敌军偷袭,便大声喊叫和用大黑板写字、画图,报告我军进行防备。从早到晚,观战的人群川流不息,多达十几万人。在八百壮士崇高牺牲精神鼓舞下,上海各界人士自发组织起来,捐赠了大批食品、药品。当了解到我军急需国旗时,女童子军杨惠敏冒着生命危险于夜间送入仓库。对于上海人民的支援,谢晋元叫副官传话表示感谢,并说:“请代表我向全上海和全国同胞致意,我们决不辜负同胞们的期望,即使打剩最后的一兵一卒,流尽最后的一滴血,也要与敌人拼到底,宁死也决不丢失中华民族的气节”。同时他命令将国旗升上六层楼顶平台上,当代表国家尊严的国旗压倒了周围的太阳旗在晴空飘扬时,租界上观战的民众欢声雷动,齐声高呼“中华民族万岁!”“抗战必胜!”等口号,许多人脱帽鞠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民众的爱国热情,进一步鼓舞了八百壮士的斗志。28日晨,谢晋元亲手阻击,毙敌两名。在敌兵企图爆破仓库,用坦克掩护步兵冲击的紧要关头,敢死队员陈树生在自己身上缚满手榴弹,拉了导火索,从五楼窗口跃入敌丛,与20名敌兵同归于尽,英勇壮烈的情景,令人泪下。29日,谢晋元致函上海某团体表示:“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卫国守土,职责所在,洒最后一滴血,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必与敌周旋到底。”慷慨激昂的言词,令人起敬。30日,累遭惨败的敌军,羞恼成怒,不断以3吋口径平射炮猛轰,密集时竟达每秒一发,隆隆之声,不绝于耳;并以汽油浇洒,到处纵火,使仓库四周成为一片火海;日军扬言:“将不顾一切后果,采取极端手段,对付中国守军。”
四行孤军八百壮士打击了侵略军的气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成为当时全世界瞩目的事件。但距离仓库近在咫尺的新垃圾桥南面,有两只巨大的煤气储气柜,日军遭到惨败,扬言采取疯狂手段进行报复,万一煤气柜中弹,则半个上海将化为灰烬,中外人士的生命财产会遭到重大损失。为此,公共租界当局多次电请中国政府命令孤军撤出战斗。10月30日晚,最高当局的撤退命令传达到仓库,谢晋元感到非常突然,再三表示全体官兵均已决心死守到底,要求成全壮士们与仓库共存亡的决心。最后因军令难违,只得含泪指挥部队撤退。午夜以后,各连即有秩序通过西藏路,经老垃圾桥撤入租界。八百壮士以弹丸之地,抗击日军数万人,激战四昼夜,毙敌200余人,取得了军事上、道义上的胜利。
2014年9月1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集体名单,谢晋元等八百壮士是其中之一。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今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作为市重点工程进行扩建,充实展览内容,扩大展馆面积,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窗口,已于“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念日对外开放,受到各界欢迎并踊跃前往参观。
谢晋元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宁死不屈,反抗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