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于1926年9月18日,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渡过的。谈起70多年前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
我的生日是9月18日,那是个让每一个中国人都难忘的日子。1931年的“9·18事变”,日本侵略者为实现其蓄谋已久的灭亡中国的计划,袭击我东北军,侵略了我国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三千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国破家亡的严重危机,激起了全国人民极大的愤慨,抗日救亡的浪潮高涨,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爱国的幼苗。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我经历了200多次日本飞机的轰炸,至少3次死里逃生。其中,1939年重庆轰炸的血腥场面,我至今难以忘怀。作为战时“首都”的重庆,成了日军集中轰炸的首要目标。1939年5月3日、4日两天,日军出动了数十架轰炸机,在人口密集,都是竹木结构房屋的重庆市区投下了大量的炸弹和燃烧弹,全城一片火海,废墟、尸体,一片狼藉,短短两天共死亡5000人以上。同胞就在身边倒下,回想起那地狱般的惨状,仿佛就在昨天。那时的我已经意识到必须抵抗侵略,不抵抗的政策肯定是不得民心的。有国才有家,有家才能好好上学,实现自己的梦想。经历过抗战,让我牢牢树立了爱国主义的信念,通过学习《新华日报》和进步书刊,聆听进步人士的宣传和教育,我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参加了进步的青年团体,终于投身革命,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希望年轻同志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警惕外来敌对势力对我们青年人的文化腐蚀,让中华民族的伟大优秀传统在年轻人身上传承和发扬光大。(口述者为上海师范大学离休干部、教授、霍新小区居民,整理人为平凉路街道办事处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