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纱厂位于今杨树浦路670号(后为上海第五毛纺织厂),于1897年5月正式投产。纱厂设备先进,使用的机器均从英国进口,其产品也十分新颖,法兰绒棉和花色洋布都是独家产品,并且广布营销网络,通过怡和洋行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分行,推销纱厂的产品。因此,仅用15年的时间,其资本就达到150万两,纱锭从建厂之初的4万枚增加到7万多枚,布机500台,规模在各外商纱厂之上。继怡和纱厂之后,怡和洋行又先后开办了杨树浦纱厂和公益纱厂。然而,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怡和纱厂的发展势头很快受到了遏制。1921年3月,怡和洋行将下辖的怡和纱厂等三家纱厂合并为怡和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正当英商纱厂受挫之时,日资纱厂却来势汹汹。1902年,三井物产收购了位于杨树浦的华商兴泰纱厂,组建上海纺织株式会社。1905年,又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取得杨树浦的另一家华商纱厂——大纯纱厂,改名为三泰纺织株式会社。3年后,三井物产将这两家纱厂合并重组,建立新的上海纺织株式会社,俗称“上海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上海的日资纱厂进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到抗日战争胜利前,主要有内外棉株式会社等8家纺织企业。其中,位于杨树浦路2866号的裕丰纺织株式会社(后为国棉十七厂)是杨浦日资纺织企业中较为著名的一家。1935年,裕丰纱厂共有纺锭19万枚、线锭5万枚、织机2996台,堪称上海纺织界的“巨无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