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全市通办”
161项事务就近办理

  ■宗禾   项来婷

  本报讯 今年3月起,上海全市各街镇(乡)的社会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面实施“全市通办”,包括敬老卡申领和发放、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居住证挂失等161项事务。所谓“全市通办”,是指政府部门通过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打破居民群众办事过程中存在的户籍地或居住地限制,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信息交互平台,让居民群众在全市任何一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均能申请办理事项,从而减少奔波,真正实现“就近办事”。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本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市通办”专题调研会上了解到,实施受理事项的“全市通办”,既是政府自身改革的要求,也是居民群众就近办事的迫切需求。本区各街镇高度重视,总结梳理两次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应急预案,按市级要求规范地落实“全市通办”;并借此契机,优化工作流程,全面提升受理中心服务质量。各有关部门做好对受理中心的服务保障工作,针对街镇反映的问题,逐一解决回应。

  针对“全市通办”后由于国定节假日对外开放造成中心人手紧张的问题,由区社建办牵头,在额度范围内尽快招收一批社区工作者,区人社局针对加班问题要做好指导工作;由区科委牵头制定“分步走”的网络提速方案,做好“全市通办”的网络保障;由区民政局牵头升级新版社保卡读写终端设备,区财政局做好经费支持,确保第三代社保卡更新后受理窗口有条件开展受理工作。

  据介绍,目前,上海全市共建有220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67个分中心,汇集了民政、人社、卫计、住建、粮食、残联等11个部门的174个事项。3月开始,上述事项中的161项率先实现“全市通办”。而今年7月起,市公安部门管辖的“居住证办理”和“来沪人员信息登记”两大类11个事项,也将纳入“全市通办”范围。

  此外,实施“全市通办”后,上海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真正实现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即居民在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能办理事务,同时工作日中午时段,各中心也提供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民生·社会
   第04版:特刊
创新模式 传统文化助力社区矫正
161项事务就近办理
图片新闻
真心和实干永不过时
罕见病牵动人心 各界伸援手
把关爱送给“沉默的少数”
杨浦时报要闻·综合02161项事务就近办理 2018-03-01 2 2018年03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