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清理书柜,找出放在深处的厚厚一摞学生作业——自编杂志。翻看这些厚薄不一、刊名不同、纯手工制作的“独此一家”,当年收到这些特别作业时的兴奋重又浮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给文艺骨干培训班上写作课。年青学员活跃开朗,吹拉弹唱书画摄影篆刻新闻报道文学创作,各有特长,是基层部队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力量。给他们上课的情形,是我教学生涯中非常愉快的记忆,课上发言踊跃,为一个话题讨论争辩,我常常变成听众。课下看他们写字刻印画画,听他们把我赏析的短诗谱成歌曲吟唱。
课程结束总要考试。考什么怎么考才能考出学习成效,并对他们今后开展工作有帮助?分组自编杂志是个不错的方式,我要求必须有卷首语和目录页,构成杂志的其它部分则自由发挥。
各具特色的杂志一本一本交到办公室,我的办公桌上琳琅满目,学员的创作能力出乎我的想象,每一本都让我爱不释手。各组七八个人分工合作,用最普通的纸张、广告颜料、粉笔细末精心制作的杂志,或色彩缤纷或黑白朴素;原创小说散文诗歌散发青春朝气,图片插画都是自己的作品,活泼泼摆放恰到好处,每一页誊写抄录,从标题到内容都是漂亮工整的硬笔书法,一笔不苟。
看这本赏心悦目的《泉》。铅画纸做的封面,白底,左上角“五分队主办”、右下角“创刊号 1996”,蓝色仿宋体小字;当中上部,一个宝蓝色的“泉”,行楷飘逸,字母SPRING成竖行衬在右侧;下部,一幅抽象图案,绿橙相间简洁灵动。封二封三,用颜料将白色铅画纸染成偏黄的橙色,用一粗一细笔直的墨线划出天头地脚,缩印的书法作品和数方印章,白底黑字、红白阴阳文相互映衬。封底则染成浅驼色,图案稍作点缀,下端出版信息栏连国内外邮发代号、定价都精心设计。目录页与正式期刊做得一模一样,“如有雷同 纯属故意”透出顽皮劲。正文部分,小小说、亲情留香、军旅纪实、心灵之旅、诗歌小辑,五个分辑的文体归类、命名见出编辑用心,下辖各篇文字或平实或纵情,是沉甸甸的学习成果。
从写作学习的角度看,卷首语交代编辑意图,能否与杂志的命名定位相环相扣很重要。“身着绿色,听着口令,我们迈开军营的第一步,从冬寒走进春绿,从夏日走进秋风。踏着直线加方块的旋律,我们走成一个兵,一个老兵……绿色的日记本记载的是一段当兵的历史,没有辉煌,没有哀伤。真爱绿色,我们无怨无悔”——《绿阵》大气,道出军人的心声。
“当蔚蓝色的天空,掠过凌云的鹰群;当金灿灿的朝霞,映红壮美的大地……在短短的134天在校学习生活中,我们深深感到时间的短暂,也为我们人生路上难得的相聚而嗟叹,但愿这本小小的读物,能让您了解我们班的真人真事”——《兵韵》朴实,紧贴生活。
“七月,流火的七月。一颗颗年轻的心在七月炙热的灼烧中亢奋,冲动……在黄浦江畔的一所军校里,我们引吭高歌,我们翩翩起舞;我们挥毫泼墨,我们妙手成章;我们以各自的方式来讴歌军营火热的生活和我们似火的青春年华;我们以共同的心愿来探索艺术的奥秘和美的真谛,那样执着,那样痴迷……”——《流火》浪漫奔放,热情似火。
“生命如水,不可静止,需流动,方可溅起美丽的浪花……《苑》是集小说、诗歌、散文、杂谈、书画为一体的综合性期刊。我们对作者的要求是新,即有创新意识,立意新,角度新;是真,即真实性,可读性,要有真情实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里感悟人生”——《苑》理性睿智,自我要求严格。
“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文化工作者,需要接受更深层次的教育,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知识面……我们饱含热情,利用紧张的学习间隙,粗糙地编写了这本属于自己的杂志,谨献给辛勤教导我们的教员和母校。这就算我们交给您的一份试卷吧”——《基层文化读物》诚挚感恩,曾经教过他们是我的骄傲。
我不记得当时怎么给成绩,怎么讲评的了。将近二十年过去了,那些编制杂志的学员,如今都已人到中年。而这些自编杂志所蕴含的艺术才华、追求真理的热忱,还有向美向善的情怀,经过岁月的淘洗,愈发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