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放学时间早、家长下班晚,如何填补学生放学后看护出现的“空档期”?近年来,杨浦在积极响应市教委“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放学后看护工作”的要求下,结合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放学后晚托服务,受到学生和家长欢迎。
“快乐30分” 让快乐延续至课后
3月8日下午15:20,正是放学时间,打虎山路第一小学的教室内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孩子们正在美术老师施老师的指导下,用手中的剪刀、画笔、纸张制作简易版画,短短30分钟的动手体验让大家流连忘返。“我要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版画送给爸爸妈妈。”小李同学笑着说。
在打一小学,“快乐30分”活动已经推行了多年,经过优化和调整,形成了“每周一至周四放学后半小时”的固定活动时间和“让特色课程润泽孩子成长”的思路。德育主任刘群英老师告诉记者,该校的“快乐30分”活动围绕“趣味折纸”、“绘本阅读”、“知识世界”、“阳光体育”四大板块,涵盖了版画制作、足球等特色项目,指导老师以在校各科教师为主,也包括部分外聘专家。新学期开学前,校方会通过张贴通告、校园网等方式预告本学期“快乐30分”活动所有项目的内容、时间、地点、招募人数等,供学生自主选择。每隔一段时间,还会邀请家长代表就内容、质量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了解,上海从2017学年开始在全市小学逐步试行放学后“快乐30分”拓展活动,作为学生自愿参加的课外公益活动,一般每周安排4天,每天活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学校可以整合校园、学区和集团以及家庭、社区等资源开展各类活动。
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实验小学进行分层次授课,在一、二年级开设国际跳棋、童话城堡、快乐搭建、我爱沪语、儿童绘画、特色纸艺、足球先生等课程,三至五年级开设阅读、围棋、手工制作、园艺等课程。
“过去放学后,有学生流连在校外的无证摊点,购买一些‘三无’食品,影响健康;还有学生会到网吧打游戏。”杨教院实验小学负责人表示,放学后晚托服务不仅行之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的看护难题,同时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学生们的安全。
“放学后看护” 让家长更放心
随着晚托服务的“升级”,“快乐30分”结束后,学校为家庭看护确有困难的学生继续提供集体看护服务,在看护服务时间内安排做作业、自习、游戏和课外阅读等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渡过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
杨教院实验小学整合校区资源,邀请复旦大学学生来校进行放学后看护,按年级分为三个班级,每班配备3名看护辅导员,每天还安排一位“班主任”协助大学生开展看护工作。大学生们以劳逸结合为看护原则,辅导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带领学生开展各项游戏和体育活动。
“确实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家长赵女士说,该校下午3:15放学,按照以前的规定,学生放学后就要离校回家,可如今多数“双职工”家长的下班时间与小学放学时间“错位”,无法及时接送。为此,不少家长不得不每月花费数千元把孩子托付给校外机构的晚托班,这样一来不只增加了额外支出,孩子的托管情况也很难全部掌握。
赵女士告诉记者,如今孩子放学后不但有了“好去处”,回家后还会主动将自己在拓展课程中制作的手工艺品和所学知识感悟和家长分享,可谓两全其美。
此外,各学校因地制宜,在集体看护后,延迟看护时间与其他拓展活动相结合,打一小学集体看护后的16:30-17:30,以“摇篮社团”的方式让晚托服务进一步升级,一小时的“微时光”社团活动,共有器乐、手工等近30门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快乐30分”、“集体看护”、“摇篮社团”三个时段紧密相连,把为学生积淀人文素养、强健体魄、激发兴趣、培育特长和解除家长后顾之忧融合在一起,有效缓解了看护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