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卢丽安说,今年早些时候,大陆发布的“31条惠台措施”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鼓励台湾优秀人才到大陆就业的。短短两个月不到,“31条惠台措施”在两岸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扩大,激励了此番这么多台湾籍博士到上海对接各高校。
统计显示,来沪求职的这批台籍博士中,有9人是首次来到大陆,28人是首次来到上海,他们中有一部分是已经在台湾或海外获得教职的博士,也有一些是应届毕业的博士生和在读博士生,其中不乏北京大学、台湾大学等培养的优秀人才,分布于文、理、工科不同专业。
来自台湾高雄市某医院的李医生是一名博士后研究员,此次专门请假到上海,了解大陆的就业市场。她告诉记者,尽管以往在台湾的读书阶段就有到大陆交流的机会,但总体而言只是走马观花,而今大陆有了惠台新措施,对青年医生族群也是一种新的吸引力。
“即使这次投递简历不成,也可以增加同行之间的相互了解,机会十分难得。”李医生说。
在交流会现场,有大陆高校专业人士解读,根据“31条惠台措施”,李医生这样的个案可以参照其中条文。比如“符合条件的台湾医师,可通过认定方式获得大陆医师资格。符合条件的台湾医师,可按照相关规定在大陆申请注册短期行医,期满后可重新办理注册手续。”
在20日的首日交流中,上海市教委人事处有关负责人宣讲了上海高校的总体情况、人才引进现状和相关政策,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18所高校的代表分别就本校概况、人才需求及人才政策作了介绍。除了答疑解惑外,18所高校还现场设摊与70位博士逐一对接。数小时内,各摊位收到简历总和超过350份(次)。
据了解,下阶段,上海各高校将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对收到的台湾博士简历进行评估,再开展后续的接洽和招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