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意无限 创新未来
首次“世界创意创新日”活动在上海杨浦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举行

  ■记者 毛信慧   王修远 文/摄

  2017年4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84号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创新日。

  在21日上午举行的2018“世界创意创新日”对话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执行长迈克尔·沃布斯(Michael Worbs)(德国),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斌杰、维基新工厂联合创始人兼CEO尼古拉·彼得森(Nicolai Peitersen)(丹麦)等联合国及世界创意创新领域专家,围绕“创意无限,创新未来”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创新创意的中国经验和方案,引领全球创新创意创造的共识,为解决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创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

  本次活动也是联合国正式设立纪念日后的首次“世界创意创新日”活动,旨在积极响应联合国决议,提高中国创新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凝聚全民开展创意、创新、创业、创造的共识。

  创新创意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执行长迈克尔·沃布斯(Michael Worbs)长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事教育、科学、文化、传播和信息等领域的工作,围绕创意城市网络项目,他介绍了联合国设立创新创意日的目的,以及创新创意是如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

  “联合国设立创新创意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庆祝,是想要提高人们对于创新创意的意识,创新创意与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关的。今年我们在北京呼吁成立绿色创意分享平台,目的就是要提醒并且鼓励人们去使用他们的创意,让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更好的地方。”

  沃布斯说,创意在创业项目上以及长期的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对于创新的解释就是不断有新的想法产生,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相关增长。一位英国的作家对相关的认知性行为进行了研究,他表示人的想象力、判断,以及品位是对于创新创意能力至关重要的三个元素,现在中国也逐步意识到这个领域的重要性。”

  创新创意如何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呢?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项目,在民间手工艺、设计、美食、文学、音乐、电影、媒体艺术这七个领域,促进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创新的动力,促进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环境的发展。创新城市网络可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平台和机会,能够促进创新创意项目的发展,让参与当中的成员更好地交流和分享,对于城市发展中遇到的共同挑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中国在我们的网络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有12个城市加入了创意城市网络。北京、上海、深圳、武汉是设计之都,杭州、景德镇、苏州是民间手工艺之都。成都、澳门、顺德是美食之都,长沙是媒体艺术之都。相比之下,德国只有四个城市加入了创意城市网络。”沃布斯说。

  创新创意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同济大学校长钟志华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荣誉。围绕拓宽合作交流渠道,他介绍了同济大学的做法。

  近年来同济大学先后推出14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的实验基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把创新创意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空间与氛围。“通过改革,我们希望同济大学百分之百的学生能够接受创新创业的教育,50%左右的学生能够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10%以上的学生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所以我们2016年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

  创新创意是中国发展的加速度

  “世界不理解中国怎么能够走得这么快,他们总认为我们窃取了他们的技术,盗窃了他们的核心机密等等,他们没有看到一个根本的问题,中国发展是靠加速度,创意创新是中国发展的加速度。”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柳斌杰,从中美贸易摩擦的角度,阐述了创新创意对中国加速度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高铁为什么现在能领先世界?网购、网上支付、物联网为什么风靡全球?新经济为什么能够崛起?就是创新创意创造出来的。包括今天影响世界的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文化都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柳斌杰指出,同时也要清醒、冷静地看到,我国正处在决胜小康,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攻坚时期,问题和困难,风险和挑战都不可低估。“最近的贸易战,尤其是核心技术领域,美国的封锁,给中国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如果在核心创新方面不突破,我们很难保持这样一个发展的势头。中国的主要企业现在都面临着这些问题,所以不能低估。”

  “目前我国技术专利转化缺少市场服务的体系,这跟外国是完全不同的。” 柳斌杰考察了多个国家,以色列、德国等国家有专门的专利转化机构,而在我国,不少大学为保护专利花了不少钱,但是专利放在那里没有用,转化不出去。

  开放型创新正颠覆生产模式

  丹麦维基新工厂联合创始人兼CEO尼古拉·彼得森(Nicolai Peitersen)是中欧城镇化领导力项目的首要欧盟专家,同时是政府、国际组织及非营利组织的专家顾问。他介绍了大规模创新对各行各业的颠覆。

  现在有很多微工厂,通过电子制造技术来生产产品,最小化成本。阿迪达斯就在建立这样的一些微工厂,来拉近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把他们的运动鞋变得更加个性化。通用电气也意识到了灵活的重要性,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超过500个微工厂。

  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说过:“分享我们的食谱,比运送做好的糕点、蛋糕和饼干要简单得多。”如今,开放型创新的理念正在影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彼得森举例,比如在网上听歌,觉得这首歌很喜欢,就可以直接把这首歌发到3D打印机上,3D打印机可以为你打印出一个电子唱片,你可以把它带回家。“如今在房地产、航空、器官移植等领域产业也能看到类似的趋势。”世界上有超过上百万的技术工能够进行这样的技术操作。据彼得森估算,这样的创意生产者,中国将近有5000万。

  “过去我们把工业布局在城市外部,未来将在城市内部看到很多微工厂。比如买牙膏,以前我们都是在超市买,现在在网上买。我们在网上找到一个喜欢的牙膏成分,喜欢的口味,比如说薄荷味的,把薄荷味加到你的牙膏成分表里面,然后用家附近便利店里的3D打印机,把你想要的牙膏给打印出来,你参与到了整个牙膏的设计当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综合
   第03版:城事·三区
   第04版:民生·社会
   第05版:评论
   第06版:资讯
   第07版:专题
   第08版:焦点
创意无限 创新未来
杨浦时报焦点08创意无限 创新未来 2018-04-24 2 2018年04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