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创新发展进入新阶段。近年来,医药、生鲜、粮食等传统产业纷纷推出网上交易平台,以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如同这个盛夏般正火热进行。
在杨浦湾谷科技园日前举行的“2018产业互联网峰会”上,杨浦正式启动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建设,将通过设立共享实验室、供应链创新基金、产技融示范平台等举措,在杨浦打造一个包含万亿产业互联网平台交易量、万亿供应链金融结算的“万亿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吸引产业互联网平台型独角兽企业在区域内集聚。
产业互联网 以互联网推动实体经济转型
产业互联网是将互联网应用于传统产业领域的一种新业态,即传统产业领域的互联网化,是“传统产业+互联网”,通过制造业、农业、能源、物流、交通、教育等诸多传统产业领域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终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的思维本质是互动、联接、开放,只有实现了产业链上的要素流通,才能带动产业的集聚和能级提升。”高峰论坛上,市科委副巡视员刘勤表示,产业互联网是实现产业集聚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上海应以科技创新驱动新型产业体系的建设。
近年来,杨浦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区域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已超过一千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产值达到233亿元。“杨浦有良好的传统产业基础,又集聚了众多科研院所和科创企业,如何把传统和创新融合,让互联网技术服务于传统产业,这是杨浦努力的方向。”副区长赵亮表示,杨浦正在聚合各方优势,通过政策扶持、咨询服务、技术服务、PAAS平台、供应链金融结算基金以及股权基金六个关键要素,打造杨浦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推动实体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整个产业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形成产业集聚 推动杨浦双创升级
杨浦区打造“万亿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有哪些优势和保障?记者了解到,在政策扶持方面,杨浦发布了“产十条”政策支持,从“开办有奖、入驻有奖、经营有奖、人才有奖、科研有奖、创新有奖、专利有奖、融资有奖、上市有奖、联盟有奖”十个方面吸引平台型企业落户集聚区。在技术扶持方面,一个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共享实验室正式确立,将通过聚焦实体产业互联网转型研究前沿和创新实践,为产业互联网实践者带来一站式、落地式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激发对产业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的认知与创新。
同时,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实施单位与鲜易、汽配猫等8家产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进行战略签约,双方将共同建设各垂直产业产技融示范平台;与中国建设银行杨浦支行、中国农业银行五角场支行等5家银行进行战略签约,银行将为入驻集聚区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据介绍,杨浦还将在产业互联网集聚区打造供应链金融结算中心,设立“供应链金融结算母基金”,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设立“产业互联网专项股权基金”,用于扶持和发展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快速成长为新经济的独角兽企业。
未来,杨浦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将通过产技融创新支撑平台,为各产业互联网平台型企业赋能,服务实体产业,形成产业集聚,推动双创升级,带动产业互联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